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易江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易江
(  贵州省威宁县观风海镇第二小学  553100
 
  有效的阅读教学,对于理解文本内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科学制定阅读目标,提高有效性的前提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科学的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和灵魂,“半小时课堂”并非减少教学时间,也不是降低教学目标,而是要把目标定得科学,以便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去除与目标无关的教学环节。 以学生自主发展为重点。从课程标准看,语文阅读的目标,无论是整体目标或是阶段性目标,都是按照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层面提出并实施的。其中第一个层面是指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而且还包含掌握了多少知识,即学习效率状况。同时,还包括学习、思考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第三个层面不可忽视,它是把学生获取第一层面时的过程中,所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态度上的共鸣,从而形成健康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人生价值取向 。这三个层面必不可少,尤其不能缺少“过程方法”这个层面,只有三个层面的目标都达到,才能保证取得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二、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关键。问题设计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认真地阅读,积极地思考,主动的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如让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少量的、能够统领全篇的问题。提问切忌细碎,没有思考价值,没有启发性。问题要精炼,要有挑战性,有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价值。例如,在教《荷花》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具有拓展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荷花的美你从哪里读懂了作者对荷花的爱?”然后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学生进入了自读自悟的学习状态中,学生越读越感兴趣,书中介绍的内容完全超越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边读、边画、边记、边写。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大胆发言,我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了描写荷花三种形态的句子,问:“。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冒‘字用得好在哪里?把’冒‘改成’伸‘穿’行不行?”学生理解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加以体会。对于第四自然段作者想象部分,我设计这么一个问:“如果你是一朵荷花,你会想些什么?请你闭上眼睛听着老师的读,放飞你想象的翅膀。”在我读时,学生随着我的读在摇动着身子做着动作,这就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这样就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出于对荷花的深深情感。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体会作者对荷花的爱。这一节课的教学,我看到了学生浓烈的学习气氛,这些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选择阅读内容,提高有效性的基础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借助有效的阅读内容。“半小时课堂”的理念之一:删除与阅读教学无关的内容,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课文文本,这是提高阅读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因此要针对性地去选择阅读内容,避免教学的随意性。
1、选择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
    由于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和兼容性较大,任何一篇课文都涵盖了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以及语法修辞等,但其训练点各有所侧重。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立本课的阅读重点、难点,精选适宜于学生发展的训练点,避免把课文教肿了,学生读烂了,却收效甚微。精选阅读内容的关键之一是教师能对教材“进得去”——与文本对话,再“出得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如学生的疑点和语言发展的生长点等,然后确定阅读训练的内容。总之一句话,阅读内容,无论是字句,还是段篇,要准确科学,又要依据目标,为实现学生的发展服务。
  2、整合与拓展阅读内容。
   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需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如将课文文本与相应的插图、练习等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魏巍的《再见了,亲人》时,为强调“亲人”这一主题,又让学生阅读《我的老师》这一篇,还补充了许多资料,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及侧面,理解“亲人”,体会“亲人”。在反复阅读中,体会到《再见了,亲人》中的中朝之间燃烧的爱;通过阅读资料,想象了父母与子女就象叶连枝,血脉相连永不断。体会同一中国的民族之爱。接着摘要阅读《我的老师》,体会到这里的“亲人”之爱,没有血缘关系,也不再那么轰轰烈烈,也不是那么平平淡淡,但字里行间见真情。最后教师向学生推荐了与此相关的几本书。这样的整合,提升了教材内容的空间,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学生不仅学会感动,更重要是学会去爱,爱自己爱别人,爱社会。
四、阅读及时评价,提高有效性的保证
  评价具有激励、导向,诊断和矫正功能,巧妙运用评价艺术能对课堂进行及时调节,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抓住阅读教学中的有利时机,给予评价,以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做法值得借鉴与学习。在一节公开课上,一男同学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后,于老师不由自主地走下去,微笑并握住男生的手,很真诚地说 :“你读得太好了, 播音员也不过如此。读这篇课文, 我不如你, 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台下掌声四起……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 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 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总之,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让他们在积极的合作、探究、体验中完成文本的解读,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完成文本知识的迁移,完成语感的培养,完成文本的延伸拓展,完成思想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探索,寻求更好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