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尔达克 . 阿山
( 新疆额敏县霍吉尔特牧业寄宿制学校 834600)
[摘要]:什么事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对事物观察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能力、培养、观察
物理课教学中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从现实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门户,使思维的触觉,是理解的前提。可以说,敏锐地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没有创造。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物理课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要达到观察的目的,必须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有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观察的效率。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在进行观察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性的观察计划,特别是在观察一些较为复杂的现象时,计划更应该周密可行,否则只能被观察对象的复杂性所迷惑,达不到预期的观察目的,无法完成预定的观察任务。观察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思考的观察只能是空想。因此,要提醒学生在观察是积极思考、主动观察。最后,要及时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以便于在总结、归纳时做到全面。
二、培养观察能力的方法
在物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讲求方法,并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中。
(一)明确意义,激发兴趣
在具体的物理课教学中,通过实例说明培养观察能力的意义,是学生自觉地投入观察训练的前提。学生明确了行为意义,就会避免盲从和被动,增强观察能力的培养效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还要注意激发观察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观察能力训练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持久性。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技术处理方法,使被观察的事物和现象鲜明、清晰、突出、强化、是增强观察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高观察兴趣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对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肯定;在观察不成功时,要鼓励学生增强信心,进行引导,不可挫伤培养观察能力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具体指导,确定模式
在物理课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然要有教师的具体指导。其中除了课堂教学时,随时提示观察对象、观察内容和注意事项之外,还应使学生建立通常进行观察时的一般行为模式。有了观察行为的一般模式,就有利于进行计划性观察,提高观察效果和观察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准确、有效地进行观察,应指导学生在观察前制定观察计划。
(三)设问质疑,引导思维
培养物理观察能力,形成观察习惯,都要求有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观察的基本技能,知道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这说明观察是一种以有明确意识的思维作为指导的活动,在一定的思维启示和要求下进行的。是要将观察得到的信息,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
(四)拓宽范围,充实提高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努力开拓观察的时空范围,借助多种手段、多种媒体,努力创设观察机会,接触多种观察现象和情境。组织和开展化学课外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观察领域,扩展学生培养观察能力的场合和机会。
物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目标中,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前哨。有利于多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充分认识观察能力培养的本质函义和具体内容,不断掌握并探索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上海人民出版社《谈数学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