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库来依汉 . 克孜尔别克
( 新疆额敏县二支河牧场寄宿制中心小学 834600 )
[摘要]:重视自读和自得,重视学生的读写实践,重视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学语文就要朗读。
[关键词]:朗读 多读
古人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自读和自得,重视学生的读写实践,重视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应该积极吸收前人优秀的东西。
学语文就要朗读,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了读书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值得注重的是,朗读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到现在几乎“失传”,成为语文教学的“死角”,不能不让人疑惑,课上教师满堂问,逐段串讲,繁琐分析,学生忙于在课文内寻找答案,朗读少而又少。课后不放过书面的练习,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唯独朗读课文,教师布置较少。目前,语文教学越来越难,教师讲课常常是唱独角戏,自问自答,教学效果甚差。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课前,课上朗读课文少,甚至在学生不了解课文大意的前提下,教师就在那里分析,讲解课文,这怎么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呢?实际上,如果学生能把一篇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说明学生对课文已近有了较深的感悟和理解,我们的教师没有必要让学生掌握教参上的全部内容,但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习惯。当然,这就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高水平的朗读课文,否则,教师怎样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对自己的朗读多下功夫。
朗读并不是简单的认读文字,而是理解文字意义为核心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思想的感知、体验、默化、迁移的活动,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
为什么要让学生多读书和朗读呢?我认为有两点:
一、读书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通过朗读,可以看到作者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心到、眼到、口到,反复朗读才会体味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读,在不断地语言感受中领悟,而非在教师的讲授灌输中接受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讲读课,既包括“讲”,也包括“读”。只有教师的讲,而无学生的读,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反复朗读,便于记忆,学语文反对死记硬背,但因此就不记不背就大错特错了。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远不如反复朗读记得牢。记忆,背诵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财富,这是语文的基础,其余的语文活动,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
二、读书对于写作时大有裨益的,没有认真读书这个前提,大脑空空,任何人都写不出好文章。读书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根本就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好文章是读出来的,正如前人所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热爱朗读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要学生朗读不是让学生唱读,让学生认读文字,每次朗读都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每读一遍都要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不提要求的朗读等于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