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策略--亢永花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策略
                     亢永花
        (贵州省威宁县东风镇草坪小学   553100)
      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过分强调考试的知识性,常常进行教条式的知识灌输,体现出缺乏人本主义的特点。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探索“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策略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思考时间
   教师是传统教学中的课堂主体,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扮演着被动听众的角色,他们被动地发言,被动地回答问题,被动地接受知识。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学习的要求。只有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融入课堂教学,才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在接受知识时,学生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消化吸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留时间。即在提问过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其独立思考,整理消化所学知识,完成对知识的个性化重组。第二,留空白。即教师对学生思考讨论出来的结果要进行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不同学生对于不同问题具有不尽相同的思考,因此,教师不能过分强调答案的标准与统一,而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教师留给自己的时间与空间中获得参与学习的动力及激情。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独特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遵循人道原则,高扬人性旗帜,才能够更高的贯彻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第一,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当做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来看待。学生是能够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成长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教师要努力唤醒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如果他们有个性但却有过失,教师应当保护他们的自尊,宽容对待他们的错误。如此,方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感化”教育魅力。第二,在语文实践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不同情感体验。不同学生对于同一样事物拥有不同的看法感悟,教师应当对学生思维存在的差异性予以充分的尊重,甚至应当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拓展思维,发扬个性,展示才华。例如,在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当前流行的话题作文就是如此,话题本身为学生的写作指引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对于作文的具体体裁、题材、字数以及形式等内容都没有进行过多的限制,这为学生发挥自身的自主创造性提供了一个机会。另外,作文的评价标准也日益宽泛与灵活,也在侧面为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与表达自身看法提供了保障,体现了语文教学中浓浓的人文关怀。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
    实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离不开科学包容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需要做到六个“统一”。第一,以人为本与客观性的统一。小学语文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小学生尽管年龄尚小,心智尚未成熟,但仍然具有不断发展的自身动力机能。因此,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持客观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平等客观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拒绝主观臆断或者掺杂过多个人情感。第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统一。实现这二者的统一有利于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在评价过程中,定性与定量评价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经常被同时运用。因此,在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应当看重考试与测验中学生的成绩之外,还应当通过其他方法了解学生,评价学生。例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取谈话评价、成长记录、课堂表现观察、作业分析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第三,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统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要求既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评价,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过去学习情况,也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成长。要实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将教学评价日常化,有效化,进而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第四,自评、他评、互评的统一。教学评价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让学生、家长、教师等多方参与教学评价,能够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使评价的信息来源更为广泛,评价内容更加全面客观。第五,评价领域广泛化与评价指标多元化的统一。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评价指标应当多元化,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第六,引导性评价与艺术性评价的统一。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就事论事,而应当将评价与指导有效结合,分析评价结果,让学生明确改正方法与日后的努力方向。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主动探究与不停摸索,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的教学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与空间,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以及独特感悟,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丁志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8,(6):36-37.
[2] 余学德.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管理[J].考试周刊,2014,(52):46-47.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