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作者:汪小惠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虎城乡小学校   638016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可以这样说,语文课就是通过一个个提问来组织教学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师更应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 
但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个效益问题,如果问题提得太细、太碎,往往会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如果问题太大、太深,学生会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结果是启而不发;如果问题太浅,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没有什么作用,有些提问甚至根本没有效果。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提问讲究效益、讲究艺术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二、提问要能激发兴趣
教师的提问要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激起感情上的波澜,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有选择性、针对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有良好的收效。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
当然,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设计问题不能为优等生而拔高,也不能为照顾后进生而过于简单,其难易程度应是多层次的,使问题对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简单问题然后进生回答,稍难的让中等生解决,难度较大的让优秀生大显身手。这样做,就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容易收到预期效果。
四、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 
五、提问要注意点拨激起共鸣
要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那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价值问题的诱因进行点拨提问,加以重锤敲击,从而激起共鸣、碰撞智慧。如我在教《钱塘江大潮》这课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学生提出为什么人们那么早就赶去呢?这样的解读真是太精彩了,它包含了有效问题的诱因,我在大加赞赏学生的同时,及时抓住并进行点拨提问:“是啊,什么事让他们如此迫不及待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后,各叙自见,在同学们思想的碰撞与感情的共鸣中,课堂也自然亮点闪烁、精彩诱人了。自然也就把握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文章中心。

总之,精巧而有吸引力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发散思维、培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如何根据教材、教法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做好课堂提问,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好好研究的课题。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注意提问的艺术,从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出发,一定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