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
对那些似乎已经“成型”的固定知识,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尝试新的解释;对那些简单的前提,要尝试推导尽可能的结论;对已有的知识联系,尝试新的沟通方法;对同样的题目,尝试寻求更多、更简、更新的解决途径。通过这些一理多释、一因多果、一点多连、一题多解的常识和训练,使学生养成求新、求异、求变的习惯,不落俗套,不成定势,思维时刻处于运动之中、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下面仅从一例题的讲解,谈谈如何运用发散思维,串并物理知识点,搞好综合复习。
例题.一圆筒形容器,内装一定量的水,圆筒横截面积为100平方厘米,如图1,现将包有石块的冰块放入容器内,冰在水中悬浮,且使筒内水面升高6厘米。当冰全部熔化后,水面又下降0.56厘米,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求石块的密度。
(分析)设冰、石块体积为V1 ,V2 则V1+ V2=6×100(厘米3),冰熔化成水后体积(ρ冰V1/ρ水)与V2之和应等于原体积减去变化部分的体积:ρ冰V1/ρ水+V2=600-0.56×100
可解之得V2=40厘米3
又因为包有石块的冰块在水中悬浮,F浮=G 即ρ水g(V1+ V2)=(m冰+m石)g 可得m石=96 g,再根据ρ=m/v,
得ρ石=2.4×103千克/米3.
总结:
通过此题的练习,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①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若所受浮力F浮大于所受重力G物,F浮﹥G物,物体上浮;F浮=G物 悬浮或漂浮;F浮﹤G物 下沉。
还可进一步拓展知识面,让学生领会阿基米德原理:
A.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并不一定受浮力作用
例1.图2所示,如果蜡烛浸入水中其底部与容器紧密接触而无水浸入,蜡烛不受浮力作用。
例2.沉入海底的轮船,其底部嵌入海底与污泥紧紧接触,不再受到海水的浮力。
B.原理中“浸”字的物理含义
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液面以下部分的物体表面必须全部与液体接触。
例3.如图3所示,物体A B C D均浸入液体中(A B为长方体、C为三棱柱、D为梯形棱柱,图中画的是它们的横截面图),各物体与容器的接触是紧密的,问哪些物体受到浮力作用。
(A C 适用阿基米德原理,B物体不受浮力作用,D物体是否受浮力,要由液体施于的F上和F下谁大谁小决定)
②通过此例题,也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如本题中的冰块包有石块,悬浮于装有水的容器中,判断冰块熔化后容器中液面的升降。此题要把握的关键是冰块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冰块中包有的物体的密度比水大。液面的升降问题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单纯的冰块浮在液面上,二是冰块内包含有石子、软木等其它物质。分别讨论如下:
A.关于纯冰块浮在杯内液面上,冰块熔化后液面的升降问题。
分析 要判断冰块熔化后液面升降情况,只要将冰块熔化成水的体积V冰化水与冰熔化前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相比较即可
若V冰化水﹥V排,则杯内液面上升;
V冰化水=V排,则杯内液面不变
V冰化水﹤V排,则杯内液面下降
解:设杯内液体密度为ρ液,根据漂浮条件,浮在液面上的冰块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相等,即F浮=G冰,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 V排=G冰 (a)
冰全部熔化后,其质量不变,其所受重力
G冰化水=ρ水g V冰化水=G冰 (b)
由(a) (b)得ρ液g V排=ρ水g V冰化水
V冰化水=(ρ液/ρ水)V排
讨论:若ρ液﹥ρ水 ,则V冰化水﹥V排,液面上升;
ρ液=ρ水 ,则V冰化水=V排,液面不变;
ρ液﹤ρ水 则V冰化水﹤V排,液面下降。
B.关于冰块中含有其它实心物体,冰块熔化后杯内水面的升降问题。
分析 要判断冰熔化后杯内液面的升降情况,变成比较冰熔化成水的体积与冰内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之和V排′与冰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V排的问题。
解:设冰内所含其它实心物体的密度为ρ物,体积为V物,
冰熔化前:F浮=G冰+G物=ρ冰gV冰+ρ物gV物
又F浮=ρ水gV排
V排=(ρ冰/ρ水)V冰+(ρ物/ρ水)V物
若ρ物﹥ρ水,由该物体沉入水底,它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它本身的体积,此时,V排﹤V排′=(ρ冰/ρ水)V冰+V物 ,故水面下降;
若ρ物=ρ水,由该物体悬浮于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也等于它本身的体积,此时,V排=V排′=(ρ冰/ρ水)V冰+V物,故水面不变;
若ρ物﹤ρ水,而且不是气体,则该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由漂浮条件,
ρ水gV物排=ρ物gV物得
V排=V排′=(ρ冰/ρ水)V冰+(ρ物/ρ水)V物,故水面不变;
小结:杯内液面的升降问题多以填空、选择形式出现 ,可根据上述结果直接判断,即:
对于浮在杯内液面上的纯冰,将杯中原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进行比较,若ρ液﹥ρ水,则液面上升;ρ液﹤ρ水,则液面下降;ρ液=ρ水,则液面不变。
对于浮在杯内水面上包含有其它实心物体的冰块,将冰块包含的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比较,若ρ物≦ρ水,则水面不变;ρ物﹥ρ水,则水面下降。
③质量相等的两物体的体积与其密度之间的关系
m=ρ1V1=ρ2V2 变形V1/V2=ρ2/ρ1 即质量相等的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与其密度成反比。类似的还有运动学中S、ν、t;电功W,u, I ,t等等,要抓住哪些物理量在某一过程中是不变的(如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一般不考虑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物体的密度、比热容等等),哪些是变量,就能准确判断出其中某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