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初中班主任担负着培养教育这些新时代掌舵者的重要任务。为保证他们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班主任一定要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管理方法。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总结得出做好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便是良好班风的营造,高效的管理体制是保证教育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重要保障,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恰当把握尺度,不同学生分层教育以及因材施教是进行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针。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班风;因材施教
初中生正处于小孩与青年之间,这段时期是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初中生认识世界重要引导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班主任一定要对自己班级的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依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班级管理体系和一套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体魄,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一、搞好师生关系 以往种种的事实告诉我们,初中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应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不能总把自己显得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这很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被进一步拉大,为以后更好的深入到学生中去,开展 教育工作加大了难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该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真心和诚意去帮助、教育和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们了解到,班主任不光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更是他们的朋友,能够随时解决他们在学生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发挥自己的主观积极能动性,要激情饱满的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学生,要学会尊重学生,不体罚学生,既要做到从管理上,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又要做到在生活与学习中对学生区分开来,因材施教。对于成绩较差且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应该要做到有耐心的指出学生的缺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帮助他们进行及时纠正和改过,切忌不能因为学生犯了一些错误,就体罚学生,要对他们谆谆教导,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不断的督促和鼓励他们学习;对于那些学生成绩好且自觉意识较强的学生,除了要对他们继续鼓励外,还要教导他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帮助那些学生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学会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为共建一个和谐班集体一起努力。
二、良好班风的营造
1.班级中首先应树立起良好的学风。
班主任在接手一个班级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依据学生实际,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资源,在班级内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确保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融入到学习当中,发挥班级中每位学生的特点,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和进步,最终能够使全班同学取得满意的成绩。学风建设中,班主任可以通过下述3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根据班级中学生基础的实际状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每个小组中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的比例要均匀,主要通过优生带差生,来帮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并且每周或每月举办一次学习评比,成绩最优秀的一组,进步最大的一组,给予一定奖励。这样,不仅能建立起良好的班级氛围,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完成教学目标;第二,班主任需对科技发展和时事动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知识的学习,平时传播一些热点时事,帮助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外面的世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天赋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实际条件允许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知识竞赛,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学生今后认识世界和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和谐互助的班级环境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对每位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也要有深入的了解,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关联,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状态的稳定有极大的帮助。在一个和谐互助的班级环境中,学生才能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在建立和谐互助的班级环境时,班主任需引导同学们对生活或者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同学给予热情多帮助,及时对同学之间的各种矛盾进行化解,让学生能在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共同学习。
三、建立高效的班级管理体制
班级管理体制旨在规范学生日常学习、活动行为,让学生能够严格依照相关条例,约束甚至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屏蔽学生的违规心理,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体制上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三维立体坐标”是建立高效班级管理体制的重要方法,通过体制的建立促进优生更加优秀,差生不断努力进取。首先,“横坐标”要求有一个直观明确的班级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规范,让学生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班级生活和学习,超出规定范围时,班主任需本着纠正学生错误,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和积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第二,“纵坐标”要求建立一个责任明确的班干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每个班干部的职能,既能帮助班主任更好的管理班级,还能充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帮助有矛盾的同学及时化解矛盾使班主任对于日常生活动态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掌握和了解。第三,“竖坐标”要求班主任在班级内建立一个合理的奖惩制度,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进而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向优秀的同学看齐,向他们学习,对于在学习中投机取巧的学生要酌情给予惩戒,达到消除学生不良习惯的目的,最终提升班级整体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四、和学生家长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应时刻注意要和学生的家长搞好关系,就学生的近况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们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从家长了解到学生在家学习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状况,以方便能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和处理这人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能知根知底,为以后更好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高效的班级管理方式,不仅能使班主任少费心,还能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班主任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制定班级规定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努力前行和向上攀登,最终成为于社会有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金贵,唐玉昕. 教师管理的效能理念与操作模式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0,(1).
[2]和学新. 教学策略的涵义、结构及其类型[J].教学与管理,2005,(2):5-7.
[3]胡卫平,刘建伟. 概念转变模型: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与修正[J].学科教育,2004,(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