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存在的误区及方法--作者:刘芙蓉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苏台小学      638016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学会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深入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当中去;开展小组活动,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营造积极地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交往,拓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因此,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合乎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笔者结合平时教学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存在的误区及方法。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存在的几个误区及解决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已经广泛运用在了课堂教学中,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对此教学策略理解的偏差,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使得这一教学模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一)存在误区
1、重形式轻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课堂上,无论年纪,无论内容,随时都可以看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开展。单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果的热热闹闹,追求表面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合”不“作”,只“说”不“听”。大多数讨论只停留在形式上,导致学习费时、费力、难见成效。
2、“放羊式”合作探究
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小,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方式,还不能自如驾驭。但在小组的探究合作学习中,有些教师疏于方法指导,或指导不得力,他们往往在提出探究问题后就“草原放羊”,撒手不管。致使学生不知道如何探究,难免或产生过程不扎实、探究无广度、钻研无深度、讨论无结果等弊端。如此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必然是雷声大雨点小。
3、“齐步走”式的合作探究
在学生惊醒自主探究时,有的教师不管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做出硬性规定或统一的要求,不但使优生“停步等人”,后进生“吃力追赶”。也极大地局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谈不上什么个性化学习,极大地打击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解决策略
为了真正达到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必要采取一些改进和反思。
1、转变观念认识探究合作的实质。
教师只有首先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身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的教学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二不是学生配合老师完成的教学任务。其次正确认识到探究合作是学生根据问题,主动地进行反复的假设和论证,并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开展的学习活动。
2、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根据授课内容和学习任务采用的相应策略,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习中让学生拥有选择的权利。为此,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鼻息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选择。自我挑战的开放空间,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分工明确,积极思考,集思广益。
3、精心选择合作探究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问题不太复杂,这样的问题,可通过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者三种思维的一般加工方法和策略解决,单有的问题的复杂性水平较高,二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可能残在血多不同的认识,这就需要运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4、加强对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要等待,不要干自己其他事情,不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的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在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深刻,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给学生正确的合作策略,让他们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不断地争论和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去。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现实的学习动机”,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情景创设,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的魅力。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时候,就可以播放动画画面,让学生更形象的看到画面里面那些虚伪的臣民和滑稽荒唐的皇帝,也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编演课文剧,融入到文本当中。
(二)引导自主探究,思考。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自己解决,发现新规律,是实行知识的再创造。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关键,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促进合作交流,深化理解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观点不一,集思广益好处多。我们在组织学生学习时,总是会有明确的分工,让每一组学生都各司其职。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每个学生都表现得积极主动。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师的教,学生的听,学生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逐步实现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性作用。
(四)促进师生评价,共同成长。
师生评价是在老师或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对自己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给学生应是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对自主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个体、集体的共同发展。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应力求客观公正。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时刻要转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同时在这种学习策略下,教师自身也可以得到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探究合作学习必须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究合作的历程,体验探究合作成功的乐趣,这样的探究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学习创新,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质量。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