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六团一中 835219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生活化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已成为现代化辅助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优化小学课堂教学。下面就结合实际谈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主要标志是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这又常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儿童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积极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与学习中的困难作斗争,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如果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加深学生的感观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我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情境。上课伊始,我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条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很不高兴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话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我顺势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八戒想也不想就回答”等等。我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我趁机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思维的火花,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选取电教媒体,准确地把握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这一重难点,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圆,将它分成红黄各一半,利用形象生动的剪、拼动画,再将其平均分成8等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展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引导学生观察,怎样才能使这个圆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用动画的形式将圆剪、拼成16等份、32等份、64等份等等,依次演示16等份、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近似长方形,同时出现三幅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边就越趋平直,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想象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能够转换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由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这样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过程既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减缓了学习的坡度,增加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渗透了无限分割的思想方法,使得这节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省去教师过多的口舌,教学信息量明显增加,教学时间明显缩短,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例如: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出现闪烁,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用幻灯片、投影来辅助教学代替板书、板图,可以有效节省教学时间,每节课可节省5-10分钟时间。这5-10分钟时间如能合理地用于学生思考、练习、拓宽知识面上,不仅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巩固,而且还能减轻课外作业的负担。利于教师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
总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只要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易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使“讲堂”变为“学堂”,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第1版.
2、《教育信息技术》程向阳
2、《素质教育论坛月刊》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