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石桥小学校 638019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弘扬和谐主旋律,校园和谐涵盖人际关系,人与教育资源的关系,教育资源之间的关系。
人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因为人在学校生命系统中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最为活跃的因素。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要基于做好人的工作,只有把人的管理视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建立健全和谐的学校关系,才能显示出学校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也就是说校园和谐的诸多关系中,人际关系最为重要,领导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和谐就是校园人际和谐的外延。怎样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呢?
一、领导的本质是服务
“亲其人信其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领导的任务不只在管理,更要重人情。请记住,你不仅是领导,而且是教职工的益友、生活工作的导师、道德的引路人”。“领导要重言行,就是怎样以身作则的问题”。多么精辟、多么深刻!领导关注教师教学工作,更应关心教职工的品质、作风、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小事做起,主动与教职工交流谈心,为教职工服务,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学校就会有和谐的典范。
二、让微笑搭建人际关系的桥梁
互相交往,互相悦纳。生活告诉我们,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是一面面镜子。“我笑镜中笑”,在微笑的春风中生活、工作、交流,胜于板着脸孔和一本正经。心理学智慧追崇自然、快乐、效率。人人都充分利用交往最佳切入点——笑,架起心灵的桥梁。领导就能走进教师的心里,教师就会走进领导的心里;学生也能走进教师的心里,教师就会走进学生的心里。人与人的和谐就开始了。
诚然,“笑”可组成诸多褒义词,亦可组成许多贬义词。“幽默”是最好的笑。“幽默是智慧、教养和品行的表现“。”领导者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领导的随和、理性,教职工的坦然、风趣,能巧妙转移冲突,化解矛盾。幽默得体、适时是人际关系中应顾及的。保持平和、欣赏、乐天心境,多层面、多角度看世界,看老师,看学生,看领导,接纳情绪,讲理而不专制、不霸气;澄清与表白,于事于人乃是添加剂和大补品。让沟通带点微笑,人际关系就和谐,学校就有和谐的氛围。
三、构建要求、满足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能激活校园人际关系。领导对教师评价要由“外压式”转向“内效式”,分析投入,研究产出,完善“投入——产出式评价”。教师从心里感到“我值”,工作中就无怨无悔,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由“简化式”转向“多元式”,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家长、学生及社区有关人员参与学生评价,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注重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丰富多样,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激励、期望。说教者转变为自主工作学习的促进者,辛勤的园丁转变为普照万物的太阳,倒水者转变为引导找水的掘井人,科学而适合校情的评价体系自然唤醒沉睡的生命,让生命沐浴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完成升华。
四、以师为镜,以生为镜,完善管理体制
和谐与原则、法则、道德是完美的统一体,前者少了犹如死水深潭,后者少了恰似飘飞柳烟,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有叮咚泉水的隽永,奔腾江河的苍劲,蔚蓝大海的磅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都入木三分地诠释了管理体制与和谐的辩证关系。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内在价值,通过管理促使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人际诸元充分全面和谐发展。
人际关系和谐了,学校就有广袤的前景。各种教育资源与人际的和谐、资源间的和谐又如校园和谐的兴奋剂。
怎样做好人际与资源,资源之间的和谐、协调工作呢?
一、协调教育教学主客体与教育资源的关系
国家对教育投入逐年递增,教育资源品类齐备。学校维护自主的办学的法律地位、权利,科学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服务于教学、生活、发展。实施新课程标准,更要注重现代先进设备、手段的利用,开发。学校发挥人际和谐的创造性、能动性,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创造优质的、充裕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更好的实施高素质教育。
教育资源并非无生命力,如果使用不当,甚至浪费,那么它们就是死物;如果恰当使用,开发与使用结合,维修保养与利用协调,那么它们就生机勃勃。
二、科学管理各种教育资源,确保资源间的和谐
教育资源配置适应学校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是物有所值;关键是科学管理。健全保管、使用制度,责任明确,环节流畅,避免失去资源的独立性和公益性。学校调节教育资源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能违背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调关系。
和谐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家和家业兴”,校和学校兴,弘扬和谐旗帜,推动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