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略谈小学科学教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作者:张云
                       新疆兵团四师六十六团一中                 835219
        
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教育目的。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开展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一、科学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兴趣
既然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就要求我们要从小学生原有经验出发,选择便于学生体验,能够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验中体会“好玩”的乐趣,从而理解概念,感悟原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物品中,从学生熟悉的环境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择实验材料:如“面包发霉了”、“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等,从而引导学生对身边的这些小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实小学生对科学课的热爱很大程度来自于这门学科确实“好玩”,比如“神奇的电动机”、“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自制土电话”等等。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探究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如:“简单电路”、“电路组成”等。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科学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是相当广泛的,可以说中学理化生所学的知识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程中都有接触。关于初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力学“摆的研究”、“我们的小缆车运动的快慢”;声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电学“简单电路”和“电路的组成”;电磁学“神奇的电动机”及热学“热对流”等,涉及到了初中阶段所学的力、热、声、光、电等方面的知识;再比如涉及化学方面的知识有:“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占据空间了吗”、“溶解的快慢”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等;涉及到生物方面的有:“鱼的呼吸”、“生物与环境”、“面包发霉了”等,综上所述,做一名称职的科学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
二、科学教师在现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常年订阅《实验教学与仪器》,通过对<<实验教学与仪器>>的阅读,发现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现在的科学教师队伍非常不完善,非专业出身的占了相当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全部(我校的三---六年级科学课全都是由语文和数学老师兼任),学生科学知识的储备不足在所难免。更可怕的是这些数学和语文老师居然把这唯一的一课长期占为己有,好点的是把这堂课变成了讲故事课(学生也比较喜欢)。其实这也和授课教师自身素质有关: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毕竟上了年岁(50多岁且身体不太好的教师担任)。由此看来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读了<<实验教学与仪器>>2014年第10 期河南省息县第一小学王俊卿老师所著<<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笔者深有感触,体会颇深,很多相似之处不在这一一赘述,但有一观点希望与同行们商榷。科学课程从大点的范围说一是不被领导重视,也认为它是“副科”;二是授课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准不高。从现在就开始要求学校配备一些有专业水准的教师来担任教学课程也不现实,建议:有经验的理化生教师担任(50多岁的)或长期在实验室工作的实验老师担任。理由:一是上了年纪但脾气好,有耐心,这个年纪让他们带着小学生做实验等于是寓教寓乐,况且教小学三---六年级的小学生能轻松驾驭;二是长期在教学一线,对做实验既能熟练操作又懂得怎样安排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理化生实验教师长期在实验室工作,不光是对自己本专业的实验操作自如,在其它学科的实验薰陶下,小学科学课程的最基本实验都能轻松掌握,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校科学课程的开设不足,同时也使得科学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很大转变。
三、科学教学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帮助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教育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恰恰需要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和善于总结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做实验来养成。现在很多学校的科学仪器的配备都基本到位,可是大部分都闲置在那里,很少有人去做实验,根本就没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小学科学课的正常开设对我们初中阶段开始学习理化生知识的学生是很有帮助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五课“浮力”中有“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实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这两节内容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如果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认真做了此实验,相信这时候的物理老师讲解这节内容时就不会困难和棘手了,学生掌握起来也就容易多了。牵涉到化学及生物方面知识的实验也很多,笔者在阐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时已提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由些可以看出,科学课程是多学科的综合,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教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它对初中阶段的理化生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小学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科学课程的设置及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希望通过我们的建议和要求让更多的学校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