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鸡场坪镇坪子小学 汤红艳 553525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鸡场坪镇鸡场坪中学 吴秀陆 553525
摘要:信息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带来巨大的变革。从实践来看,要让小学语文变得愉快、轻松、便捷,就要采用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到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之中,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运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彻底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
一、寓学于乐,欢笑之中创思维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压制孩子的玩心,而应循循善诱,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就是通过游戏教学让小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使学生乐其所学,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减轻了学习的焦虑,更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
信息技术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而不是墨守成规,通过启发、探索、合作等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机会,让学生有不断学习探知的欲望,更深刻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课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精美的课件和惟妙惟肖的自然风景和美感十足的动画,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聚精会神地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学习。比如:在讲四年级《狐假虎威》一课时,由于是文言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以往的教学是让学生看书下的解释,跟着老师一起把文章翻译明白。因为事先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难点,对文言文知识的生疏和不喜欢,在讲这课时,我采用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我先让学生根据书下注释试着翻译,然后我放了一段狐假虎威的动画片,同学们看的津津有味。接着我又让同学们回到课文中,一起理解课文的内容,同学们掌握的很快,这回我重新放动画片,但是我把里面的白话文的声音给处理到静音了,让学生看着动画片的画面,试着用课文里的文言文来配音,同学们非常高兴,以饱满的热情很快就把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了下来。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就是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语文课中口语交际能力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学生在上课时,不好意思说,或是站起来,也就是几句套话,不会交流。在我执教的六年级的口语交际一课时,“围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你或是你周围的人是怎样克服困难的”,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怎么让学生有的说?说什么?在设计这课时,我从网上找了一段刘伟用双脚弹钢琴的视频资料,先请同学们观看,然后,让同学当小记者去采访他,你想知道有关他的什么问题?学生看完后,被刘伟的身残志坚的精神感动了,他们有许多问题,他平时是怎么吃饭的?他的脚疼吗?他是怎么想用脚做事的?……同学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接着,我把话锋一转,刘伟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他的事例非常特别,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相信你们也遇到过困难,你能说一说你都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后来你又是用什么方法克服困难的,你的感受是什么?和同学交流一下。这时,同学们,不再畏惧了,按照老师的思路把事情叙述的非常有条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我又放了一些孟志恒、张海迪等身残志坚的小短篇,请同学们课下交流自己的感受。我想,如果,这节课一上来就让学生说自己怎样克服困难的,效果肯定不是这样。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一开始,播放视频短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很自然的去说,打消了说的恐惧,然后请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条理的叙述,进行口语练习。同时,播放许多感人的身残志坚的小故事,对提高学生学会面对,不怕困难,做生活的强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的原则
1.要遵循选择性原则。如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过程中,师生要明白当今信息文化多元的特点,避免不良信息的侵蚀与污染。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选择性学习策略进行信息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2.要遵循适度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注意的发生和保持,均以一定的兴趣为条件,而兴趣对提高学生主动性具有支持作用。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创设教学情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不能过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让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形式交替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要遵循实效原则。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如在英语课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选择和使用要收到实效,力求避免形式主义。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网络材料内容要符合新课标要求,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要力求准确到位,课件制作讲求精益求精,以达到最佳视听效果为标准,在备课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上课时要运用新课改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逐步引导学生,以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英语课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
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就有效地将图片、文字、动画以及视频、声音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真实地展现的小学生面前。从整合的优势可以看出,这种方式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为培养出创造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於晓毅.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三要素[J].中国教学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2):46-47.
[2]丁桂菊.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1):23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