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二中学 553401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学体制也在不断进步。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也发生了众多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素质教育观念已在学生和教师心中落地生根。近些年来,探究式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探究式教学不仅能为学生锻炼数学能力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作为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之一,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高效课堂
作为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数学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兴趣的感觉,这也是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普遍看法。实际上,很多情况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所导致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极大的忽视了他们的想法、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成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书本中的概念、公式,而是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将学到的数学思想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探究式教学的价值愈显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既可以有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式模型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称之为探究式教学。在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探索、获取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以解决相关问题。简而言之,探究式教学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模拟科研活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其主要涵盖了一下两个方面:①良好的探究式学习氛围。教师要塑造以“学”为主要内容的氛围,课堂氛围不能太严肃,要轻松愉悦些,这样才能使学生随心所欲的进行探究,切实拥有自主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从而发现自己所要的数据和内容。②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种种诱导学生发现答案的模式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是不允许的,教师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扮演的是引领和辅导的作用,学生才是主导。从实质上来讲,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科研的思维模式及途径,运用已掌握的数学思想、信息和方法等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实现多方面训练和培养学生探究、获取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式和技巧。所以,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中前进。
二、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探究式教学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探究式教学的基础。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的调动起来了,同时保持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探究。要做到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咱们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引入新课,还可以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进行“极限”部分的教学时,我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故事引入课堂,当兔子醒来发现乌龟早已超过它时开始努力追赶,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但是兔子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没有完全追赶上乌龟,两者之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由此我引入了“极限”的概念。通过情景的创设,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其中多媒体的运用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对媒体能够充分的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它不仅能丰富课堂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例如在进行“圆”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制作相关的PPT或视频动画进行播放,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2.自主探究,拓展深化学生的认知
新课改传递的理念便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训练学生的数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不渝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运用等诸多方面中,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客观情况考虑进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口、动手和动脑。在学生参与、探索、思考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刻苦钻研的意识和精神就会得到磨练,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会得到更好的激发。
新课改传递的另一个理念便是“拓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身边的资源开展延伸性的学习和探究性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的引导学生独立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对已学知识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的认知能力会变得更强,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勾股定理推导后,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证明这个定理呢?将其布置为课后作业,学生变会根据相关知识展开勾股定理证明方面的探究,这一方面拓展延伸了学生的认知,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更为深刻。
3.自主探究活动的延伸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这始终是一方小天地,丰富的课外的社会实践便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广阔天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实践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将在课堂上所掌握和理解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时候只有自己亲身探索、自己亲身经历,才能更好的理解。例如,在进行《锐角三角函数》教学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便是测量周边建筑物的高度。由于不同的建筑物高度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学生试针对各种不同的被测物体,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作业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助手,引导学生设计并制作测量相关工具,让学生设计测量的具体方案,并对所看到的实际情形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并将各组的设想进行汇总和整理。这样,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了他们课外探究的浓厚兴趣,还能很好地将学生的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和课外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含义。
在初中数学探究教学中,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宽容的学习氛围是前提,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是关键,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是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