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二中学 553401
摘要: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英语水平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传统的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既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其重要性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析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小组学习教学模式,以期能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虽然近些年来教学方式不断改革,但未渗入至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仍停留在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倡导并实施的,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其以教学过程中人际合作互动为基本特征。将其引入至教学课堂中,让学生一起学习,自己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也要对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只有全组所有成员均达到教学目标才算完成目标。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从情感上、认知上和心理上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至学习过程中去,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通过组内的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际协作技巧以及英语沟通能力,真正做到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从中受益。
一、何为小组学习合作模式
如前文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一种教学与学习模式,其理论基础来源于:①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深层的认知以及内化,因此,教师在教学国过程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便是学习的引导者,其主要任务便是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帮他们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自身最近的发展区内实现对知识的深层认知以及内化;②差异教学理论: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方式以及对知识的感知通道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且不可将相同的教学过程和内容运用至所有学生的学习中去。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所有学生的目标设定都是相同的,而且教师也倾向于将同样的教学内容灌输给全体学生,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同,学习内里亦不同,所以在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对教学方法的不适应而产生厌烦心理。小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的打破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整齐划一”的设定,教师在分组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划分,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使其在小组范围内能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快的融入小组,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我通常在分组过程中会将不同层次的学生依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划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同层次学生的紧张感。通过小组划分以及组内角色分明的教学,帮助学生快速进行学习角色的定位并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有差别的学习。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会有很多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 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
1.细致摸底,合理分组
教师若要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则必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以及学习小组的优势,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则教师首先需要做的便是细致摸底,精心准备,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组。每次带新班级时,笔者都会通过谈心、观察等细致的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兴趣、学习成绩以及语言交际能力。然后依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班级划分为七至八个英语学习小组,将班级变成只有由七至八个学习小组组成的小班。同时,小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各小组的磨合情况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小范围调整。
分好组后会引导学生为自己小组创建富有特色的组名以及组徽,同时每个组员在小组内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会选拔出各小组的组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并根据小组内各成员的表现情况不定期的进行角色互换,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体验各个角色分工的不同。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将每个学生都积极调动起来,使他们都有展现自己的舞台。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了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同时,同伴们的经验和知识可以帮助他们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听取他人意见的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通过小组活动,给了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学习过程中与同组员间产生思维的碰撞,会让他们形成更多的探索意愿,培养自信、自强的精神。
2.课堂情景创设
最初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笔者更多的倾向于将学习设计成一个任务,以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但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发现对于部分英语学习存在困难的同学而言,完成任务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反而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更加无所适从。于是,笔者转变方向,将学生们喜爱的游戏模式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来。例如,在“Do you have a basketball”的教学中,将整个课堂创设为一个“举行球赛”的场景,让各小组制作关于球赛的海报,并以“接球”为话题进行口语交流。这种将游戏模式引入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
3.做一个合格的课堂教学引导者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中,教师要密切把握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学习状况,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稳妥的应对措施,努力保证教学活动以先前确定的学习目标为中心展开。对于进度较快的小组,教师要给他们分配事先准备好的其他任务或活动;对于进度较慢的小组,教师应予以及时提醒,督促他们加快进度。同时,作为课堂的一份子,教师应经常性的参加到小组的讨论中去,予以适当的帮助,例如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何归纳或总结大家的想法,做好课堂的引导者。
小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协作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运用适当的合作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理解相关英语知识和既能,引导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并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