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作者:《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课题组
                            贵州省六盘水县淤泥乡中心小学     553523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课上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课上听,课下做作业。这是多年来一贯教育形式。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业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材料,也是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材料,所以,作业批改评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广大教师要重新审视作业评价的功能,注重作业批改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作业评价模式,以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作业评价;学习动力;高效
       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教学效果的好坏则取决于学生怎样参与及参与的程度。其中,影响学生参与程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便是评价、评价的策略。作业批改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学生已经完成的作业进行评定的过程。作业能够客观、详尽、真实地记录每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每一份作业情况都能够真实反映一名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透视一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情感、态度及他(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业不仅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具体而言,作业批改评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指出或改正错误,即“改”;二是对作业状况写出批语,即“批”;三是给出分数或等级,即“评”。对于教师来讲,通过作业批改,可以获得反馈信息,诊断课堂教学效果,适时地调控作业布置中的“量”和“度”,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对于学生而言,作业批改不但可以了解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是衡量学习态度和习惯的一个重要窗口。
新课程理念指出:“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接受和掌握,甚至走上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发现和探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业批改评价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批改的目的是单纯地指出对与错,轻视甚至忽视作业的其它功能;批改的形式和主体单一,纸笔形式占主体,任课教师全包全揽;重事实判断,轻价值判断;批改方式简单专制,学生很少有发言权,难以体现新课改精神[1]。这样的作业批改,对于学生来讲,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讲,大量无创造性、重复性、繁重的劳动给教师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因此,要重新审视作业批改的功能,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并结合新课程理念,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新型作业评价体系,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
一、当前作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作业布置与评价既能有效帮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掌握相应的运用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还可以帮助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质量。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深知作业对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教师们对作业的选编不但精心,而且分量还要适当,以便适当地减轻学生繁重的学业负担。在批改上教师们更是不厌其烦,有些学科要全批全改,有些学科要互批互改。但无论哪种方式,教师们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作业批改,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效果却并不理想,有时甚至事与愿违。纵观现行的作业评价方式,可发现作业评价存在着几个和新课程不和谐的现象:
(1)评价目的偏离
长期以来,学生做作业,教师批作业是理所当然的事,学生完成作业交给老完全由老师来裁决。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更多的强调一般性和共同性,这样往往会比较容易忽视个体发展和个体差异的价值。评价的目的更多的用于甄别和选拔,没有很好的顾及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评价重心太多重视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在每个时间阶段的努力和进步程度,未构成形成性的评价,没能更好的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需要。
(2)评价主体单一化
作业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而且是唯一的评价者。被评人一般都处在消极的被评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而且只评价作业结果的‚“对”与“错”,忽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也缺乏暴露学生做作业时的思维过程。因此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出现校对,偷窥甚至抄袭的现象,为求得“正确”的答案,学生也学会了采取各种手段。
(3)过于绝对化的评价标准
 教师的一支红笔行走在勾与差之间,默默地细数着太多的辛酸与无奈。对学生作业评价往往是老师一人经批改后得出的结果,其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一般采用打分数或划等级(A、B、C、D)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2]。以量化结果为基准,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习惯、态度等综合素质问题,缺少人文关怀,长期如此抹杀了学生的主观意志,所以也很难从这样的作业评价中起到教育、改进与激励学生的功能。
(4)评价方式单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而目前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方式是只见分数不见人,只见结果不管过程,忽视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过程方法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没有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学生做作业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
二、作业评价的探讨
作业评价是实施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对作业评价进行新的思考,努力构建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作业评价体系。
1、  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在传统评价中,教师往往把自己放在“主宰者”的地位,居高临下的“俯视”学生。而在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中,教师必须先转换自己的角色意识,让学生从被动的、被评价者的地位解放出来,成为评价的主人。学生不仅可以评价自己和同学,还可以评价教师,甚至可以评价教材,发表对教材的看法,从而让学生打破评价的束缚,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塑造创新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而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启迪学习思维,化解学习矛盾。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及时捕捉评价契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多用赏识的眼光,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变化,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例如,针对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可以给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及学生考核过程中的“成果与亮点”的记录[3]。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作业评价应有利于了解学生的进步,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其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从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封面开始就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设计,充分体现了成长记录袋的个性化特征,学生操作起来有很大的积极性,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如果家长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成长,协助孩子做好每次的记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丰富作业形式,拓宽评价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业的内容应新鲜、有趣。要激发学生作业的热情,仅靠作业的外在形式去吸引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丰富作业内容,转变理念,推陈出新。这主要体现在:①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内容应贴近生活,充满生活气息。知识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知识就在自己身旁。让学生觉得学习学有所用,从而使他们对学习更感兴趣。②作业的内容要具备开放性,以求给学生以更大的空间。开放性作业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能激励学生乐于学习,使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作业设计的难度要有层次化,使得困难学生也有成功的体验,优等生有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都能产生获取知识的最大乐趣,并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品质。③作业的内容要强调综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
同时,作业的评价要走出“教师给出一个等级、写一段评语”的传统模式,它应该是多层次的、多元化的。题目的正确度要评价,这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书写的质量、解题思路都值得评价。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差异评价。学生的能力有差异,个性有差异,生活经验也有差异。同一份作业,如果采用“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很难凸显作业评价的特色,教师应在学生的作业中或做作业的过程中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评价。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可从浅层次进行评价。如他的作业字迹、写字姿势、作业本的干净程度等;优秀的学生教师应拓宽他的解题思路,指导他何举一反三;②实现二次评价。在实际的作业批改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很难检查出来。但当老师打上了“×”后,学生马上能认识到错误,并及时订正。这种评价方式没有错,但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依赖,无法培养学生自查自纠的能力。当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应并不急着给予对错评价,而是给他划出一个范围,让他再次检查,学生订正完错误后,教师还应给他额外的评价“你真棒,不要让同样的错误出现第二次”。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粗心学生而言,这种方法能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③注重过程评价。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要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面对同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要抓住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闪光点。
3、多样化的作业评价主体
传统的作业批改的特征是该科任课教师对学生实行单向评价,这既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精神,又增加了教师职业倦怠感。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是不是可以改变方法呢?[4]”所以要增加作业批改主体多样性:让学校管理员、其他任课教师、学生自己、甚至家长都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是大势所趋。其中,学生参与评价是重点。美国学生评价学者麦赫斯和莱贺曼指出:“学生的自我教育,无论是在现今的学校生活中,还是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决定着个体的学习进步和工作成败”[5]。所以允许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批改评价,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应用得最多的一种自我教育方法,应当受到重视、被给予优先机会。
 
 
 
 
 
 
 
 
 
具体做法是:一、教师先将全班分为6个左右的小组,小组成员尽可能的均衡分配,最好每个小组都能涵盖各个层次的学生并遴选出6名左右组长(每组同学轮流担任),在每次作业批改之前,教师与承担批改任务的组长一起,针对待批作业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拟定批改方案,找出批改的重点和注意事项,然后,教师给承担批改任务的组长批改作业,给他们做出批改示范。二、承担批改任务的组长,经过老师的指导,对本组成员作业进行逐个批改,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三、教师根据组长反馈结果重点讲评。这种作业批改方式,对于教师来讲,节省了大量时间,使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来钻研教学;对于组长来讲,由于接受老师的指导、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又从“阅卷者”高度重新审视题目,因而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以致发展得更加优秀;对于组员来讲,因为也要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使得他们更加认真地做作业、批改作业,加之组长轮流担任、老师有充足的时间辅导他们,使差生变优、优生更优。
4、形象评价,诱发思考
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往往是多样的。若没有代表性,在课堂上集体讲解太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佳;因此当学生出现较简单的错误时,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指导。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教师可将相关部分圈出来并进行批注“运算顺序对吗?”‚“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 为学生指明了思考的路线,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此时这样的评价可起到明确的效果。评价时重在激励,贵于引导。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教师可以写上:“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看到这样的评语,学生就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探索。此时评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简洁的图案与简短的评语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评价方式。
总之,学生只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才乐于学。评价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快乐地参与、创造的态度和过程。评价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内外因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教师要让评价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学生情绪低落时的助推器,克服困难的发动机。在评价过程中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开掘潜能为宗旨,立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次,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积极探索与改革学生作业评价方式,主动解决存在问题,多种评价方式并用,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展示特长,张扬个性,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和喜悦,使评价达到激励学生进步、促进学生发展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 论中学教师“零作业批改”[J]. 中国教育学刊, 2007(5):52-54.
[2] 孙琪斌, 杨丽. 作业批改的多元评价模式初探[J]. 教育科学, 2001, 17(3):40-41.
[3] 吕星宇. 论传统作业批改方式的变革[J]. 教育导刊, 2007(9):56-58.
[4] 叶圣陶.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08(6):4-8.
[5] 蔡敏. 当代学生课业评价[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210-212.
 
作者:《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肖支文,王艳眺,苏琼芬,邓微凤,喻浪花,黄爱琴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