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结题报告--作者:《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课题组
                           贵州省六盘水县淤泥乡中心小学     553523
 
一、课题提出背景
      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的工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效率低下的传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与之适应的应该是高效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作业批改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材料,也是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材料。纵观现行的作业评价方式,可发现作业评价存在着几个与新课程不和谐的现象:
(1)评价目的偏离
评价的目的更多的用于甄别和选拔,没有很好的顾及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评价重心太多重视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在每个时间阶段的努力和进步程度,未构成形成性的评价,没能更好的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需要。
(2)评价主体单一化
作业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而且是唯一的评价者。被评人一般都处在消极的被评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3)评价方式单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而目前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方式是只见分数不见人,只见结果不管过程,忽视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过程方法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没有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
由于以上三种因素的影响,现代教育步履维艰,导致高投入低产出。这样的作业评价对于学生来讲,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讲,大量无创造性、重复性、繁重的劳动给教师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    这种作业评价模式严重影响了当代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了现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国家课改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开掘潜能为宗旨,立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促进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界定及研究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作业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评价的本质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习活动过程,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与思想、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些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都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需要将评价有机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影响学生发展因素协调匹配,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我们的课题遵循“问题就是课题,发展就是成果”思想,坚持“三个结合”原则,即把作业评价与学习相结合,把作业评价与课堂相结合,把作业评价与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情感、人格的形成相结合。课题目标定位为作业评价,旨在研究怎样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获得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研究教师怎样进行作业评价,使师生都获得高效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们的作业评价研究建立在现当代中外人文研究、教育研究理论新成果之上,在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精神指导下,并创造性接受现阶段研究的新成果。
1.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在我国作为一种思潮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形成的。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创新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在知识传授上,反对“填鸭式”,变消极被动的“满堂灌”为积极的课堂讨论;在学习内容上,反对只强调“专深”,主张通识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反对片面追求“结论”,而注意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氛围上,反对强化“严格”,忽视“赞赏”,而力求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正是创新教育思想的要求和体现。
2. 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崭新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知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认为智力以组合的方式进行,每个人都是多种智能的组合体,教育的功能就是扬长避短,促进个体独有智能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是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因此,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要摒弃“一刀切”的方法,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3.近代教学新理论。美国学生评价学者麦赫斯和莱贺曼指出:“学生的自我教育,无论是在现今的学校生活中,还是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决定着个体的学习进步和工作成败”。自我教育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一个学生只有把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变成了自我要求,并把它付诸实践的时候,教育目的在他身上才能真正实现。
四、研究方法
我们的课题创造性借鉴吸收现有的能够拿来为我所用的各种科学研究方法。
1、文献法。我们广泛收集并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分析借鉴其优点,改进其不足,大胆拿来为我所用,结合我校实际创造性运用研究实践之中。定期向课题组成员及时介绍推荐相关理论文章和课题组自己的科研成果,给课题组成员以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指导与交流。   
2、调查法。为了摸清大多数学生的对当前作业评价的看法,我们印发了相关调查问卷,由各子课题研究教师负责,在学生中进行信息调查与反馈,从不同角度掌握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以及对待学习方式转变的态度,从此获得大量而又真实的资料与信息,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料参考。   
3、观察法。课题研究人员互相深入班级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情况;通过观察不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而观察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情况,记录统计并分析所获信息。为促进课题研究更有效进行,迅速提高课题组成员整体研究水平,我们组织实验班学生和课题组成员教师及时进行相关经验总结,形成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以期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五、研究过程与成果
我们的研究实践主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教师评价的探索,二是对学生的指导与实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一)    教师评价的探索
1、注重作业评价的反思性
美国著名科学家加德纳指出:智力增长非常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特征,就是回顾已经进行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评估进展、提出改革方案,应用从他人身上学到的知识的能力。他同时还指出,“对学生专题作业评估的重点是其质量,但是我们对另外两个方面也很感兴趣。一是作业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状况,如他或她独特的智力强项、局限性、气质和整个认知特点。二是在完成专题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与同学、老师和校外专家合作的情况,以及运用资料如图书馆、计算机数据库的情况”。所以,作业批改不仅能看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也能看到我们教师自己,包括教学成效、态度和责任心等。如在学生的作业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共性的错误,这就暗示教师可能是这个地方讲的不清楚、或者这里难度太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很好地掌握,需要重新讲述。也促使教师反思,自己在教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是否方法恰当,是否适当地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来说,从字迹、正确率等方面,可推测学生的学习和作业的态度是否端正、习惯是否良好:有的学生,字迹很潦草,说明他不专心、不认真;有的错误在课堂上已经订正了,但是在后面的批改过程中,仍发现有部分学生依然存在这个错误,就说明他们没有认真听讲。
在组织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对与作业评价,有23.6%的学生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不看也不思考”,他们只是把学生当成一项任务;另有55.9%的同学选择“粗略地看,但是不思考”,这些同学主要看的是老师的给的分数或等级,优良的等级使他们欢呼雀跃,较差的分数使他们情绪低落,但是不会对“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做深入的思考。只有20.5%的学生会对老师的作业评价进行“认真看并思考”。也就是说,78.3%的学生没有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过深刻的反思。这样的一种结果,不仅对学生自身成长发展不利,而且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
如何让学生重视作业评价,整改措施之一便是进行二次批改,除了第一次批改以外,还要求学生对错误的习题进行订正并反思错误的原因,然后老师再给出二次评分,即如果学生修改正确,教师将给学生加分或者提高其作业等级。二次评分的方法一方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及时订正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检测作业过程、自觉优化作业思路等良好习惯。其次是变式训练,在错题订正的基础,对原题进行变式,让学生再次练习,做到举一反三。
2、图文并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具体、形象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凡他们感兴趣的就会积极参与。“优”、“良”或分数已激发不了学生太多的兴趣。在作业本上画上他们想不到的红苹果、大拇指,并写上“真棒!”、“好极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图案+评语”的作业评价方式非常欢迎。他们会互相传阅,互相炫耀。下一次写作业时他们的态度明显认真,因为他们在急切盼望着,猜测着下次作业会老师送什么“礼物”。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对这些作业呈现这样的评价:“奇思妙想=优+”,“字迹工整=优+”。对于性情急躁的学生,他们作业一般较马虎,对教师发还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思考错在哪里。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如“良+,如果能认真订正作业=特优”, “良+,如果能认真及时 改正=特优”。对一些不爱动脑筋,作业有抄袭现象的同学,老师的评语是:“B+如果能 独立完成作业=特优”。等级+简语式作业评价是描述学生作业水平,并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于引导。  2.提示引导  诱发思考  学生的作业出错,往往原因是多种的。如果没有代表性,在课堂上集体讲解太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佳;因此当学生出现较简单的错误时,教师可利用‚图案+评语‛进行指导。如低年级学生在计算时经常会把数字看错,教师可把数字圈一下,再在旁边画上一只眼睛; ‚你的小圆点呢?(进位符号)‛ ‚运算顺序对吗?‚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单位‘1’找错了‛、‚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 为学生指明了思考的路线,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此时这样的评价可起到明确的效果。评价时重在激励,贵于引导。
  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往往是多样的。若没有代表性,在课堂上集体讲解太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佳;因此当学生出现较简单的错误时,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指导。例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教师可将相关部分圈出来并进行批注“运算顺序对吗?”‚“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 为学生指明了思考的路线,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此时这样的评价可起到明确的效果。评价时重在激励,贵于引导。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教师可以写上:“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看到这样的评语,学生就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探索。此时评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简洁的图案与简短的评语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评价方式。
(二)    对学生的指导与实践
1、  让学生为自己的作业打分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减少作业错误率,全面提升作业品质。在教学过程中还采取了这样的一些手法,看谁最先达到课堂作业本上连续为“优+”,给予奖励,若其中一次未达到,则从下一次作业评价开始重计,一学期结束后统计连续“优+”的最多的学生,排出前10名,授予“作业优+之星”称号;每周一次的自我统计与自我评价,每个周五的作业本上,均有如下的统计项目:本周作业优秀次数、本周作业共错题数、本周作业一句话总结、下周作业一句话目标。同时也可以指导孩子查漏补缺,一般本人要求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自查:(1)我对这次作业满意吗?可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2)我在自查中查到几处错误,会订正吗?(3)哪些题目有困难,标上记号。让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和高昂的热情,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  
2、  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的作业
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不断调整自我的评价。作业评价中不仅让学生自评,而且让学生互评。评价的过程可以是对他人作业的欣赏,可使用诸如“你真棒”、 “向你学习”等词汇,也可以是对他人的作业提出意见,使用“加油”、 “你还能做得更好”等词语。从而使学生懂得赞美与欣赏别人,学会宽容。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如你发现他的作业中存在什么问题,请给他指出,并指导他订正。这样的评价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充分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
六、总结
学生只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才乐于学。评价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快乐地参与、创造的态度和过程。评价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内外因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教师要让评价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学生情绪低落时的助推器,克服困难的发动机。
以上是我们研究课题的简要报告,总结不到之处,请课题组成员批评;总结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家指正。我们将会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改革的海洋里,乘着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大好东风,继续和各位同仁一路扬帆远航。
 
作者:《让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肖支文,王艳眺,苏琼芬,邓微凤,喻浪花,黄爱琴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