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浅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作者:陈淑英
                               云南省永胜县幼儿园                          674200
    
      摘要:留守儿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并且人数还在迅速扩大……没有完整的亲情,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很多人形容他们是“野草一样成长”。渐渐地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对于孩子的精神鼓励和思想引导甚少,着实令人担忧,教育牵动着大千世界,关系着孩子的未来,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父母远离孩子,孩子孤单成长。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更加强烈的渴望关爱。让家长、老师、社会能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过程,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得到生活上,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是教育所必须。
     关键词:家长;学校;社会;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虽然家住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可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些孩子孤单地留守,少有依靠。内心的寂寞与忧伤,生活上的不便与环境的歧视,无一不在困扰着这些孩子。由于缺乏亲情滋养,这些幼小心灵,留守儿童有的任性、冷漠、自卑封闭,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内向孤独、柔弱无助;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还有的连学科作业都无法完成。帮助孩子能身心健康的发展,离开父母的关怀,能独立、自强、自尊、自立,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运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的发展,也成为今天教育不可或缺的重点之一。3岁到13岁的儿童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我们班就有一个小朋友小李, 4岁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两地分居,只有寒暑假期能见上一面,孩子专横、霸道、寡言少语、自私自利、情绪很不稳定,经常打架,有时因“不跟他玩”一句话咬人或者抓人,自我保护意识强。还有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爷爷奶奶除了基本的吃喝住行的照顾外,对于孩子的精神鼓励和思想引导甚少,着实令人担忧,教育牵动着大千世界,关系着孩子的未来,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父母远离孩子,孩子孤单成长。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更加强烈的渴望关爱。让家长、老师,能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过程,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教育孩子,让孩子能得到生活上,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是教育所必须。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一、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1、是加强与学校教师的紧密联系。孩子有一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因此,家长要经常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及时的引导改正孩子的不良倾向,并主动地向老师介绍孩子的在家表现,了解孩子在学校上课、玩耍情况,对于孩子的困扰,家长应及时反馈到老师那里,共同协商,切忌打骂或偏袒。孩子的成长需要用心陪伴,陪伴孩子成长,不仅仅是做在孩子身边,更应该参与其中,与孩子有互动,有沟通。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可以电话联系。你长期在外,与孩子聚少离多,自然有许多的牵挂。如果把你的牵挂全面地表达,孩子会感到更多的温暖。只是仅仅鼓励学习,孩子会感到太大的压力,而且你也鞭长莫及。学习只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打电话时嘘寒问暖,春节回来带点他喜欢的礼物。甚至培养和孩子之间共同的话题,都很重要。最好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做孩子的朋友了。让他感受到你发自内心对他无条件的爱。那样,孩子向你吐露心声,你了解了孩子,说话才有针对性、有效果。
2、是满足孩子的必需要求,忌过量或少量。父母不在家,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零花钱过多的给与,二是没有任何物质需要,更有甚者不能满足正常的学习费用。第一种,容易让孩子养成浪费、无度挥霍的恶习,另一种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过度的自卑、焦虑。当孩子需要用钱时,家长不妨和孩子共同理财,在规定的时间里给一定的零用钱,有量有度,适当的满足孩子的必需要求是培养孩子爱劳动、形成珍惜成果的良好途径。
     3、是教育适可而止,忌喋喋不休或拳打脚踢。在学校受教育,老师除了传授知识会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而在家里,家长千万不要喋喋不休的唠叨,从一件事牵引许多事,从这件事翻出年前的事,没完没了的讲。曾有新闻报道: 13
岁的男孩,因不满外婆的唠叨,用木棒偷袭外婆,并用刀子割断外婆的颈部。长期的压抑在那一瞬间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可怜又可悲。对于孩子的错误我们应就事论事,多鼓励,让他们明理,懂情。另一极端教育对孩子的伤害也很大,拳打脚踢在家庭中多半表现为男性家长,不容分辩,不容解释,就大开杀戒。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叛逆情绪,扩大两者之间的情感代沟。 
4、是情感交流必不可少,忌溺爱或冷漠。留守儿童情感是空白地带,孩子们是孤独的,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希望画好多好多的钱,让爸爸妈妈不再去打工,永远留在我身边。”“春节到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妈妈能够回来看我一次,我已经有三年没有见到她了。”孩子对爱的渴望是对我们家长心灵巨大的震撼,所以在监护人中我们必须改变这样的观念:给她吃饱穿暖就行了,不出问题,就可以交差了。他们这群孩子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关爱的,田间地头,闲暇之余,我们家长多和孩子们聊聊,听听他们的心声,在外的父母可以通过书信、视频、电话给孩子情感上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存着的价值,感受到爱的温暖,在家长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要么当公主皇帝般的溺爱着,要么漠不关心。前者会滋长孩子众多恶习:骄傲、霸道;后者会导致孩子道德观的转向,不负责任,没有主见,无目标,这些引导方式会给孩子一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长的情感交流是孩子们成长中自我价值体现的航标灯。
5、是安全意识要加强,忌过分保护或放任自流。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容忽视。据报道: 17名懵懂无知的小女孩,长期缺乏家教,对伦理观念所知甚少,正处青春萌动期,她们难以抵制金钱的诱惑,案犯利用这一点在一年内不断“买处”以至于得心应手。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家长在教育中通过实例告知他们日常生活中应防范的问题:防火、防水、防电、防恐等多项有关人生安全保护的基本常识。有的家长认为,长期把孩子置于自己视线范围内就不会有事了,这样会让孩子丧失一些自我生存的能力,安全知识不怕多,就怕遇事一无所措。过分的保护不但让孩子失去自主能力,也给她的未来生活塑造了阴影。有的家长
则采取相反的模式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只要不闯祸,就没事。每年暑假,溺水身亡的儿童都会让我们扼腕叹息。监护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需要不断加强,让孩子们在能力范围内做到自我保护,自我逃生,自我生存。更何况,留守儿童本来就没有家长看管,比其他的孩子更脆弱,更无助,我们家长在教育中要给与更多的关注,注意方式方法的运用,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家长而言,在照顾孩子的生理需求同时,要懂得关爱孩子的精神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他们自爱、自立、自强。对孩子而言,家长教育方法的改善会让他们更深刻的感受到温暖,会让这些留守儿童懂得珍惜。当我们都伸出一双援助之手的时候,当家长都把关爱送到孩子身边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留守儿童生活成长的另一片蓝天。
二、老师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关爱
1、正确的教育孩子。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由于留守儿童的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都不相同。在实施帮扶指导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修养欠缺的留守儿童,应分别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并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他们的学习、生活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班留守儿童小花,其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由其60多岁爷爷代为看管,她衣着时髦,好出风头,成绩时好时坏,其爷爷根本管不着。我在全面了解该生的情况后,制定了具体的教育引导方案,利用班会课让其他留守儿童讲叙自己是如何做到约束自己,使其父母亲在外安心,顺心工作,并让她与其父母通过电话了解父母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教育,有一次,我发现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吴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如:当怀疑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撒谎推卸责任。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时,我们要充分冷静,静下心来思量后,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说:“孩子, 跌倒了在爬起来,就是好样的”。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没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2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如:性格孤僻内向、有自卑心理情绪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产生怨恨父母心理等,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关心,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在留守儿童受伤时,悉心照料。比如:我班的段晓岑同学特别好动在家里跟奶奶烤火时,把右手烫伤。我知道后,及时去买烫伤膏给她擦上,在她恢复期间,每天坚持为她嘘寒问暖,擦药包手。让她感觉到老师对她的真正关心、关爱。该学生伤很快好起来后,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还特别有礼貌,无论在什么地方看见我,都要大声地叫我。我觉的特别有成就感
3、加强感情交流,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外出的打工父母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同时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导致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从而使学生形成自私、孤僻、暴躁、蛮横的不良行为习惯。针对这些特点,我利用班会课就“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展开讨论,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按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定期举办图书角、手抄报、美术沙龙这些活动,不仅能填补学生心灵的空白,而且也可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利用思想品德课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不断鼓励他们发表内心的看法,遇到问题及时和同学老师沟通,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觉得教师在内心上关爱他们。
     4、开展赏识教育,树立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捕捉“闪光点”的眼睛,要善于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才能。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欠佳,但动手能力很强,如果他们没有考上大学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计算机维修工,你能说他们不成功吗?所以,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挖掘留守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然后用欣赏的眼光、愉悦的心情、发自内心的赞美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教师看上去几句普通的话语,却能激起学生心灵上的感应,使他们产生一股向上的动力,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留守学生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如我班的留守学生小红同学,成绩不够理想,沉默寡言,读书时都不敢大声朗读;因小桃被同学嘲笑、戏弄。但她在课堂上能积极的举手发言,勤于思考,常因见解独到,受到老师的表扬,并在课后给她指出不足,慢慢地,她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不再怕失败,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学期末获得了“进步奖”和“优秀奖”。当她双手捧回奖状的时候,她已经完全找到了自信,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动力,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还考入了重点高中。由此可见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甩掉压在身上无形的自卑巨石,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所说:“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面对留守儿童,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帮助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让留守儿童生活在充满爱的阳光里,多一份灿烂,多一份感动。让他们以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上来
 
三、社会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关爱
1、留守儿童需要社会的关心、监护和支持。争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爱心人士帮助、社会的监护与支持将会让那些贫困,无助的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帮助!如:阜阳日报讯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5月27日下午,市委书记于勇,市政协主席耿玲,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志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淑清一行来到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看望慰问在这里生活学习的200余名留守儿童,并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礼包。并向全市广大留守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全市留守儿童的父母及广大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于勇说,在城市化进程中,阜阳市广大留守儿童的父母为追逐家庭的梦,走南闯北,流血流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民工群体,希望随着阜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工能够返乡创业就业,投身家乡建设,与家乡人民共同实现阜阳梦和自己的梦想。并向他们及全市广大留守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全市留守儿童的父母及广大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于勇说,在城市化进程中,阜阳市广大留守儿童的父母为追逐家庭的梦,走南闯北,流血流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民工群体,希望随着阜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工能够返乡创业就业,投身家乡建设,与家乡人民共同实现阜阳梦和自己的梦想。于勇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和广大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奉献关爱之心、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每个地方政府都能像阜阳市委书记于勇一样,关心、支持留守儿童,我相信会给孩子一片蓝天,让孩子在蓝天下自由翱翔,享受七彩斑斓的人生。
2、在每个项目村设立儿童福利主任。她们能及时发现困境儿童,又熟悉不同国家部门的政策,可以为困境儿童申请救助和提供帮助,如申请低保、办理户口医保等。我相信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一定能走出困境。请献出你的爱,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起,为孤儿,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请献出你的爱,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起,为孤儿,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