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实施“精讲点拨”点滴之谈--作者:王伯利
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第三小学    427100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地都催生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我县也在以“生本教育”及“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炼出了“三主五步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论是哪种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都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把课堂的主体放给了学生,但有些教师要么完全站在了一旁,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要么是教师主导的过多,学生发言的少。因此,又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如何实施“精讲点拨”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看法和体会:
一、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
“主体”是指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是课堂的真正主角;而“主导”则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服务。教师做“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在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知识的突破等方面遵循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就要重视学情调查和问题汇总,灵活调整教学的重点和策略;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并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尊重课堂生成,让学生原有的知识和体验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分地释放在课堂上。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的“主体”真正落实,教师的“精讲点拨”也才能为“主导”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二、善于把握“精讲点拨”时机
“精讲点拨”的时机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现象,它和学生固有的知识,学生认知的不足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又具有突发性和不稳定性。用同样的教学设计,去不同的班级组织教学,因学生固有的知识面的不同,在同样的问题前“点拨”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不同的课例,不同的课堂生成也会左右“点拨”的时机。我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在教学设计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初读课文,理解课题,就课题提出问题。”在甲班上课时,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非常多,“为什么说是最后一头战象?”“这头战象是怎样的战象呢?”……“这篇课文讲了与这头战象有关的哪些事?”听到这里,我突然一惊,这和我设计的下一个教学环节“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不谋而合,我马上因势而导,很快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便概括出了课文主要内容。但在乙班教学时却没有出现相同的情况。
所以我们要善于去寻找“点拨”的切入点,当学生面有疑云眼神迷茫之时,当学生面面相对哑口无言之时,当学生叽叽喳喳争执不下之时,都是教师站出来“精讲点拨”最好的时机。
三、合理把握“精讲点拨”的度
前文提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精讲点拨”的片面认识,“精讲点拨”不是不分轻重一通“点”,也不是不分对错一通“讲”,因此“精讲点拨”要少而精,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前提。具体一点说要做到:1、“精讲点拨”教师心中要有数,准确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方向;2、“精讲点拨”时的语言、内容要精炼;3、“精讲点拨”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对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易错点,难点应围绕迫切待解决的方向展开,同时要能够启迪学生思维。
“精讲点拨”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精讲点拨”往往起到“拨云见日”、“点石成金”的功效,教学中实施“精讲点拨”既能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迸发出学习的激情,获得学习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何乐而不为?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