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瑞华实验学校 425700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对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改这一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质量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九年级作为初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将学术知识转化为动笔能力的一大跨越,只有不断创新优化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课堂质量。本文主要针对九年级的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在九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最后阶段取得好的成绩。
关键词:课堂质量;九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九年级是初中阶段的收尾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完善严谨的思维模式。但在这一阶段中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热情,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自己的学习能力有限,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学过程的枯燥单调,久而久之这种所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形成恶性循环。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过于被动,课堂教学的效率往往很低。所以在九年级这一关键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思索创新更好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九年级的数学要对七八年级已经储存的数学知识加以应用,所以教师应多留下些相关的思考,促使学生学有所成。
一、现阶段九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的深入,使得很多地区的数学教学模式都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间的学术交流、教育化等都已不再新鲜。在这些教学模式背后,许多教师并没有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而是一味地模仿追随新课改,却缺乏本质的引导,使得形似却不够神似,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和围绕点。倘若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清晰,则必定会降低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很难在老师的教学中明确知识的重难点和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成绩无法提高;且由于一些教师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到位,存在偏差,使得重点跑偏,而真正的重难点讲解不够,从而造成学生的困惑和迷茫。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要发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下,独自完成学习任务。但在九年级的数学课堂中,一些教师过多地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言,注重在交流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得学生没有目标一味地讨论,实质上掌握的东西很少,往往会适得其反。
2.教学过于生活化。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是在教学课堂中由教师设立一些偏向生活化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而当下的课堂中一些教师设置情景过于频繁,甚至出现为了迎合自己的教学过程而胡编乱造的现象,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产生了误差。
3.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导学作用。在九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很好地起到导学的作用。作为教育的行动者,倘若教师的引导作用过于弱化,则引导这一行为就不能够高效。另外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和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不敢轻言指导,出现被学生牵鼻子走的现象,教学与内容脱节,降低了学习效率。
二、提高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根据上述在当前九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从根本上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总结,及时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在九年级数学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整体情况,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因为学生即将参加初中结业考试,九年级比七八年级压力较大,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的压力减少,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的放松,并可以接近老师,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提供帮助和引导。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通常这种积极的情绪可以通过教师讲课的方式和语气来进行传播,使学生能够发挥主体的作用,对师生关系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此外,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提出宝贵的建议和看法,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留下思考题供学生课下钻研和探讨。
2.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有助于老师对学生的教学培养,减轻授课的压力。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设定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从在不同角度去理解数学这门学科知识,这样也不至于出现部分学生无法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情况。可适当增加幽默的数学内容、丰富的肢体动作以及相应的数学故事来丰富课堂。同时,现如今科技相对发达,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相对较难的概念。例如,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可通过动画模拟将其清晰直观地表达出来,免除因想象太过复杂思考不当的情况。提高数学质量并不难,最主要的老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接受,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而不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
三、九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复习指导
九年级作为初中时期最后一个阶段,是对七八年级知识的一个总结,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切实引导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知识点并加以应用,帮助学生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初中最后的阶段数学成绩能够大幅度提升。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中考的题型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对知识点的考查逐渐生活化和基础化,重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提倡开放式的思维,这要求在九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展开复习。
1.明确复习思想和策略。教师应明确和捕捉到考查逐渐基础化这一特点,使教育更加普及,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受到相应的教育,培养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和解体思路及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实现全面发展。
2.制订出合理的复习总规划。在复习阶段来临之前,教师应从本班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制订出符合本班特点的复习计划
总而言之,在九年级的授课教学过程当中,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分析和探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系统,提高在数学考试中的应对能力,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数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受益作为首要前提,能提高整体班级的教学质量,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进而全面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