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作者:王纪强
                            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色尔古寄宿制小学             6235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他们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和信任心理,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老师说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
    首先,教师要有高度的认识。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就是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师生双方共同创造的,尤其是要靠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理论进行创造性劳动,创设一种能有效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美的情境,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加强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教师在教室里面布置了一个简易花店,标上“百合花4支20元,菊花3支12元,玫瑰花5支60元”。问:老师想买7支花,可只带了25元,你们说老师带的钱够吗?那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老师又想买一束又漂亮又实惠的花,请你帮老师设计一个买花方案。
 
     处在中年级段(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其主要表现是: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而且特别关注老师是否“公平”。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动荡”的过渡时期,不听老师话的现象开始出现,班级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此时,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在学生的“动荡”中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抽象的,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同时,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教学质量,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应看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确确实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教师还要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形成教学模式。教师应正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这无疑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如教态、语言、板书、环境等,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让生活中的数学更语言化,数学中的语言更生活化”,在21世纪现代数学教学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概念本身高度抽象概括,与儿童的认识能力不相符,所以要鼓励学生课堂中多讲、多问,使数学符号具有儿童化的语言功能。如果思维已生活化了,语言仍依据书本上的文字,未免有些教条,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更贴近儿童生活,毕竟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体。一位教师教学简单的统计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讲到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电视屏幕上有声有图地出现了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了实地收集数据的快感,教学效率高,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构的(或选择的)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由一整套教学策略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方式。它具有科学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功能,它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库。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索和构建科学规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保证。正如有些专家所言,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掌握七、八个教学模式,那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如果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掌握小学数学分课型、分内容、分年段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大大增强。  
    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可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总之,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美的世界,里面有很多新颖、奇妙甚至出人意料的结论。老师要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欣赏数学之美。老师可以把抽象高深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赋予数学以灵性,让知识“活起来”,使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近它、喜欢它直到最终热爱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