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市华亭县皇甫学校 744100
随我校“融合杯”语文课堂大赛帷幕的拉开,一堂堂设计独特、精美,演绎生动,精彩不断的课堂呈现于我们面前,让人拍案叫,甚至流连忘返。身处课堂之中不但被吸引,同时会让你深浸其中。这样的课堂与教者对教材的挖掘和研究力分不开,和他们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分不开,与他们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不凡的创造力不无关系。尤其是那一堂堂精彩连连的课堂中,教者或引用声情并茂美轮美奂的视频、音频,或使用自创的设计独特意境优美微课,无疑使赛者的课堂散发出更为巨大的感染力,让本就出色的课堂更上了一层楼。不得不说这次课赛中,参赛者们对多媒体技术的精巧纯熟的应用,不但让课堂精彩得以续写,更是让课堂的精彩和效果上了新高度,给予了我们观者一次次精神盛宴。
那一堂堂精神盛宴中,最让我回味无穷的便是邹老师的那堂《青蛙写诗》。
邹老师的那堂《青蛙写诗》课堂中,教者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者的主导作用,更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教者教得生动流畅,学生学得充实快乐。现将课堂中的精彩回放一二。
一、多媒体的运用,让课堂的儿童化更进一步,体现了人文价值
开课伊始,教者满面和煦笑容,语言富有激情却又不失和蔼,面对着这些刚踏入校门不久的显得怯怯的小可爱们,邹老师课前精心搜集了一首图文声并茂,韵律轻快的童谣进行播放。顿时,教室里弥漫着童真童趣的气氛,一下子缓释了小不点们面那么多听课老师的紧张和不安。随着正式课堂铃声敲响,邹老师又怕小不点们太放松过度,于是见机行事,就说:“小朋友们知道今天后面那么多老师是来干什么的吗?他们今天是来选拔我们班优秀小朋友去高年级的,这节课,就是选拔主场,你们要好好展示自己的优秀哦!”
一语激起千层浪,刚才的小小怠惰一扫而光,个个一副摩拳擦掌,一比高下的兴奋主动样。邹老师准确揣摩学生心理,把自己恰到好处的课堂过度语言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首先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又不失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
教者有机利用多媒体,在课堂引导中整个一副拥有童心,回味童趣,驻守童真的模样,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关注儿童个体情感,引领孩子们进入宽松和谐的课堂,成功地带领孩子们融入课堂。所以,多媒体助语文课堂童心绽放。
在学习词句时,个别学生读完句子,教者就相机引导学生对照课件上的图片,和着课件中的音乐做起动作来。此刻的老师仿佛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和一帮小孩子们玩得起兴,孩子们自然不觉得他们是在进行枯燥无味的知识学习,而是在进行生动有趣的游戏。教者不知不觉走下了高高的讲台,引领他们在玩中学,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无形中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做到了用心灵施教,关注学生。这使语文中的人文性尽现,儿童化洋溢,这离不开多媒体的助力。
二、多媒体运用让语运教学的抽象化变形象化
邹老师引导学生在“读”和“悟”的教学环节中,声情并茂地引领学生模仿读,分角色读,学生读得像模像样。她马上乘胜追击,拿出她的“杀手锏”,播放她精心准备的微课——“青蛙写诗前篇”,顿时让学生感染其中,微课播放完后,她不失时机地将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赫然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
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让孩子们基于对故事前的了解再次进行分角色朗读。
朗读完了,老师马上抛出有效问题:“为什么小蝌蚪要做逗号,水泡泡要当小句号,它们换一下可以吗?”
“不行,因为小蝌蚪像小逗号,句号像水泡泡!”老师话音未落,小朋友们已经告诉了老师想要的答案。接下来,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专门打出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在它们旁边分别打出它们的缩影“逗号,句号,省略号”。老师引导他们观察,规范描画,在再这几个标点符号放回课文及课件中,让它们体会用法。就这样,本来属于教学难点的标点符号的使用,通过对课堂内容的精巧设计和多媒体的精妙应用,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简了。多媒体运用让语教学更彻底,使文中的抽象问题形象化,更易于孩子们接受。
三、助师深刻挖掘文本中的品德教育价值,让儿童在自由呼吸的课堂中接受品德教育如沐春风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充满无拘无束的心理气氛,是教师和儿童都能自由地呼吸,如果怕不能造就这样的课堂气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起作用。”平时我们在体现语文工具性价值的教学或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时,会给课堂无形中营造机械严肃凝重的人气氛。但在节课中,邹老师在学生兴趣高涨之时,再次播放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说话音频,视频,播放舒缓唯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意境美,感悟品质美。马上,她在音乐生中让学生找出水珠、水泡泡、小蝌蚪要帮助青蛙的几个不同的动词“要”“能”“可以”。简单进行了区分。以为应该完美了,谁知,老师又抛出了一个让人出其不意的问题:“小蝌蚪和青蛙是什么关系”?
“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孩子们脱口而出。
“所以,小蝌蚪要给妈妈帮忙时用了“要”字。“要”用在句子中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所以,小朋友们也要知道我们帮助家人是理所应当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
此刻,小朋友们都整齐划一地点点头,一副受教的样子。看来这堂语文课中的品德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顾邹老师亮点不断、精彩连连的这堂课,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名师的风采和魅力,更让我们感慨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精巧运用会让本就不俗的课堂锦上添花,大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