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分析及整改措施--作者:魏朝相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小学校        638016        
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农村学校,对学习的重要性根本不理解,总认为有知识没知识一样能挣钱,能生活,没必要学习。所以对老师说的要认真学习,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看法不以为然。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现象,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就成为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学生厌学情绪的表现
上网成瘾、亲情淡漠、夜不归宿、离家出走、厌学逃课、脾气暴躁、打架、意志力薄弱、早恋、多动、行为异常等等。 
二、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分析 
1、个人心理原因: 学生常见的厌学情绪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自卑、逆反、孤独、嫉妒、惧怕、唯我独尊、贪图享受、我行我素等厌学心理。
2.家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到致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我行我素;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滋长了孩子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在家在外都是唯我独尊.此外,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产生孤独和恐惧感而影响学习。
3.社会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于多变的时期,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社会竞争愈来愈烈,人际关系也显得很复杂了,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学生的辨别能力尚不够成熟,在猎奇心理下,往往是去其精华,吸收糟粕。主要有:受社会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金钱至上;受校外玩乐场所如电子游戏室、网吧等影响,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觉得玩游戏是一种享受;再就是即使考上了好的大学,就业也是一个问题。
三、解决学生厌学心理的措施
1.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的表率,对自己所培养的“精神产品”高度负责,不以自己的情感因素横加干涉教育行为。
2.优化课堂结构。一堂高效课,首先要懂得在课堂的伊始设计引发思考、导入主题、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进而运用各种形式来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为了探究新的问题,解决问题而去活动自己的思维,寻找答案,直到将所要学习和发现的知识被导出,师生作以总结,高潮之处嘎然而止,留出5分钟时间思考,本节课你的结论如何得到的?你有什么收获?你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这样做得到的知识、技能、思考方法必定是高效的。
3.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赞美和感谢。真诚、适时适当地赞美是于人于己都有利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观察,认识赞美的重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会到赞美的乐趣。当然,还要学会感谢,学会感恩,并且要用行动表现出来,即使是一个微笑一句真诚的感谢,你都会令别人愉快,令自己也感到幸福。学会赞美和感谢,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如果受到别人的误解,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消除误会,当语言无效时,要相信时间能证明一切。      
4.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整治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及网络,书刊,音像制品等力度,为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很有必要,对于以上公共场所,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不能向小学生开放。
当前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相互渗透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