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小学 638003
摘要:创新意识就是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创造愿望和动机。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实践中,边学习边落实,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意识;激发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通过学习有关文件和实施的新课程标准,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更加明白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以极大的热情和探索精神投入到语文创新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了一些体会,先谈一下浅陋之见:
一、营造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创设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并在整个过程中已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使学生能更大限度去自由讨论,相互质疑,有更多机会去实践、创新。教师要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作学生们的朋友。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将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恐惧心理。这时他们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匀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培养创新 :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为了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他们观察、探求知识的学习环境,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昀主人,使学生燃起求知创新的火焰。同时,在谙攵课堂教学屮,要让学生以一个紊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各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
三、满足学生创新的欲望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举行各种竞赛活动,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满足学生白我表现的欲望和创造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举行朗读比赛、书法比赛、写作比赛、听写比赛等。比如在听写比赛中,学生学习每课生字时,自觉地收集该课每个生字有关的常用词语,并熟记下来。听写时,老师随意听写生字的有关词语,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这富于挑战性的做法,既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又使其创造性地积累词语。我们知道学生是需要体验成就感的;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作出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意义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力。
四、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其次,教学中要加强学年的正反推理、求异与求同,逆向思维等思维训练,让学生不但提出问题,而且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的培养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是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要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成自己的责任,把学生培养为“创新型”人才。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多给学生以宽容、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创新,在课堂上创新,在生活中创新,准备创造出更新更美的世界。
五、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磨炼。通过亲身的操作、感受,积累直接经验,体会科学的精神、体会学习方法、体会做人的道理,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自己办手抄报,教师只要把活动的计划告诉学生,至于稿件的来源、版面的设计均由学生完成。这样学生投身于整个活动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给自己的小报起了“春芽”“浪花”等有意思的名字,这也是一种创新意识。评报也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成就,增强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而言之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自己的观念,突破定势的影响,通过多方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二十一世纪有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