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对初中化学分组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作者:段俊红
新疆鄯善县第二中学  838200
【摘要】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进行分工合作交流,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重视分组实验第一节课,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注重分组实验设计的细节改进;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多反思,及时进行记录和改进;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分组实验的机会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分组实验;实验技能;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分组实验教学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的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分组实验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做好化学分组实验教学。   
一、重视分组实验的第一节课,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很重要。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时会表现为高度兴奋,实验室里的仪器和药品都使他们非常的惊奇,手会不自觉地动实验仪器,所以在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的第一节课一定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明确告诉学生要做到两点:遵守纪律和分工合作。让学生知道哪些是不能做的,什么时候可以去做,怎样去做;要求学生在实验没有开始前要学聆听、观察、思考,不可以乱动仪器和药品,做实验时必须分工合作动起来。为了更好的将纪律意识和合作意识具体化,将学生分成小组,选出组长,进行组内监督和组与组之间相互监督。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表现差的小组及个人进行提醒;做实验时小组内要明确分工,选出指挥员、操作员、记录员,这些角色要相互转换的,要求实验操作要轮流去做,尽可能地都动手操作。这样持续1个月左右的时间,学生的实验操作习惯基本形成,分组实验教学就能较为顺利的开展。
二、注重分组实验设计的细节改进。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指出化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1]。而达到此目标的前提是我们教师要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时期的化学教师。用教材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并且可以适当地改进教材。比如初三接触到的第一个分组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在认真分析学情,认识到学生对实验观察点不清楚,实验操作比较迷茫。针对这种状况,在设计实验时我从细节处着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点,构建学生的化学思维,并根据学情设计了学案,然后大胆对书上实验探究步骤进行了创新。对比如下:表1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书P13,表2是对对该实验的改进,体现在分组实验的学案上。
(表1)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表2)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点燃前观察蜡烛
色、态、味 。
实验1和2都体现了蜡烛的哪种性质?(填“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
2、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到水中
石蜡硬度 、密度与水的关系。
3、点燃蜡烛观察火焰
火焰分为层,你认为层最亮
实验3、4告诉我们蜡烛的火焰是分层的,各层温度是不一样的, 层温度最高。
4、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取出,观察变黑的情况
火柴棍中间、两边。
5、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注意不要全罩上火焰,要快)看书P13图1-11
烧杯壁有。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6、将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过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
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7、吹灭蜡烛,快速点白烟
白烟 ,蜡烛。
请猜想白烟成分是   。
 
这样学生的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点清楚了,操作就有的放矢,所以实验的成功率就大大增加了。
三、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多反思,及时进行记录和探索改进。在分组实验课上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共性的,具有代表性的易错点,所以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反思改进,并及时记录,以便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这个实验,我第一次带学生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将高锰酸钾粉末撒在桌面上,掉在地板上,再用湿抹布擦,结果抹布上、学生手上、地板上留下了很多污渍,用水清洗不净,弄得学生手和地板都是棕黄色。最后在实验员的带领下用抹布蘸取还原性的草酸溶液一点一点檫才将地板清洗较为干净。为此我自责了很久,并吸取、借鉴其他老师的经验,记录在我的教学反思中。再次做此实验前明确要求学生,装药品时要就着盛放药品的干水槽,这样即便撒出来也不会撒在桌面上,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大试管不能沾水,即做完实验后试管不用洗涤,做完后的试管连同里面的固体一起收到前面的教师实验桌上,教师利用课间把药品倾倒在一个指定的容器内,并用干的试管刷刷去沾在试管壁的固体,试管还可以继续使用直到所有的班级做完后再集中清洗。对于班级较多的学校应该多准备几组试管,来不及倾倒时可以轮流使用。诸如此类的实验反思记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反思、及时记录,我们的课堂实验教学一定会更进一步。
四、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分组实验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是人教版新课标对分组实验的要求。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的8个必做的实验,我们要做好、做精。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设计成分组实验,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只有学生经常性地进入实验室,他们才不会出现“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奇;只有经常性地进行实验操作,才能真正地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合作能力;只有经常性地进行分组实验,才能将老师演示,学生分组练习的传统模式,逐步转变为学生演示,学生分组练习的“生教生”的新模式;进一步转变为不用演示,学生自己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分组实验的自主学习模式。有人说,做太多的实验,教学进程怎么办?时间不够怎么办?诚然,分组实验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进程,但是还是可以调节克服的。进入实验室不能说就是单纯地做实验,在实验室中同样可以学习理论知识,只是理论学习和实验结合而已。比如走进化学实验室这一课题,我们分两课时在实验室中学习,第一课时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来实验室的目的和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然后分组说出准备的仪器名称和用途,分组对仪器进行简单的连接和组装及洗涤仪器,第二课时学习了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取用的操作要点及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这些教学内容即便不在实验室中进行,也是需要两个课时完成的。所以,转变思维,克服困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另外我们还可以增加简单安全的家庭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兴趣。
总之,对于新时期的教师来说,时代赋予了我们更加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调整自己的心态,爱教学、勤专研、善借鉴、多反思,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实验动手的机会,这也是给自己创造提高进步的机会。我们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教育之花”会在我们辛勤劳动后“花香满园”。
参考文献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