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作者:郭毅芳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二小学     620800
兴趣是感知事物发展思维的强大内动力。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对知识才掌握得快,掌握得好,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高。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呢?
一、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时材料。”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多运用教学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们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比赛活动导入学习,如:我在教学《咏柳》时,布置学生回家搜集关于春天的古诗 ,上课时进行古诗朗诵比赛 。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比赛活动。之后,我又让学生观赏各个地方生长的柳树图片。学生很轻松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用歌曲舞蹈导入学习。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如:我在教学《燕子》
时,播放《小燕子》歌曲,学生齐唱,会跳舞的上台跳。课堂上,学生载歌载舞,气氛非常活跃。这堂课,孩子们唱跳得可爱,学得认真,感受到了燕子活泼可爱,轻快灵巧,.娴静优雅。播放视频导入学习。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播放《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形象直观地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被毁灭的经过, 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为祖国曾有这样美丽辉煌的圆明园而自豪,为圆明园的被毁灭而痛彻心扉,为英法联军的野蛮、残暴、贪婪而愤恨。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有很多,要根据课文的体裁内容、主题思想来创设 。
 
二、巧设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巧妙有趣的提问 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引起学生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 如我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同学们,你去过草原吗?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草原与一般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有同学在草原上生活吗?蒙古人是怎样生活在草原上的?你们想到去草原吗?等。这样的问题都能让学生们积极地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如我上《中彩那天》,我问:同学们,你们买过彩票吗?中过奖吗?如果中了大奖心情会怎样?如果帮别人买的奖票中大奖了,而那人又不知道,你怎么办?这些问题一提出,课堂可热闹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涨。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文中父亲的做法进行对比,比出了那位父亲诚实的好品质,让学生感悟到做人要诚实。
 
三、指导学生演一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演能生动形象直观展示出课文内容。小学生天性好动,好表演,好胜好强。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会主动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故事性特强的课文,很适合孩子们演一演在教学这种类型的课文前告知学生学完课文后分小组进入角色表演赛。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兴趣盎然,非常专心地听讲,细心观察文中插图,仔细揣摩人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及内心想法。 例如:我在教《将相和》时,文中 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我请三个组同学抽签分别进行表演,一个组的同学当评委。孩子们先把故事编写成表演剧本,选出导演和各个角色演员,还准备道具。学生的表演认真,又生动逼真,让我们看到了足智多谋,临危不惧,顾全大局 的蔺相如;看到了英勇善战、 心胸狭窄,但又勇于改过的廉颇;看到了仗势欺人,傲慢无礼的楚王。孩子们通过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学语文的兴趣。
有些课文的片段描写很适合表演。例如: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 讲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但他为了严守纪律仍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的情景时,我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叫了一位同学出来做示范表演。表演的学生要做出像邱少云被烈火烧时 的表情、神态,让学生想象当时邱少云的内心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邱少云的内心世界和他不怕牺牲,严格遵守潜伏纪律的精神。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使能产生很多疑问,这说明学生们主动地探求知识,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要大胆质疑,启发他们从思想内容,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方面提出问题,在知道学生质疑的时候,要做到循循善诱,巧妙点拨。例如,我在教《凡卡》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思考: 凡卡在城市里当学徒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我们同凡卡相比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凡卡会怎样做?然后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质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凡卡为什么会过着那么悲惨的生活?当时的社会政府怎么不管呢?老板怎么那么黑心,敢雇佣童工?他把信交给醉醺醺的邮差后又会发生怎样的事?……学生很有兴趣地提了一连串的问题。我启发他们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思考这些问题,使他们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广阔性和深刻性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不断强化和提高。
 
     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