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百色市田林县浪平乡中心校 533302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学生阅读和习作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更为科学的教学目标,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拓宽识字渠道,积极探索省时、高效的教学策略,同时注重识,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问题;对策
当前的小学识字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提高识字效率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问题:
1、机械识记,死记硬背,脱离文字本身的形象与结构意义。
例如:“伞”字的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应如何记住“伞”字?生: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半”字去掉一横……然后老师就笼统归纳,这种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从“伞”字的笔画和结构上去作了机械识记,这样识记方法对学生记住字形帮助不大,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对于后进生影响很大,他们会模糊到底是去掉还是留下一横。更可怕是以后的识字学生无形中都采纳这种方法,给学生识字上造成极大的困惑,既费时又不牢固。因为象形文字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且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对于这种象形字教学,本人认为应该抓住其象形表意的特点,用图画和分析字形的方法理解字义,记忆字形。同时“伞”字的读音教师也应该提醒,读完后放手让学生仔细自由观察,自由回答,或者引导说出这个“伞”字的摸样与我们用的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这样学生会说上面人字就像伞布,人字像伞打开的样子。这样的识字教学兼顾汉字的音形义,抓住了汉字本身构字特点,突出重点,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记忆带有文化烙印,而不是无意义的机械记忆。还可以把要学的形象字设置到学生已经认识的语句中,建立学生的定向基础,激发学生对这个字的注意力。像刚才说的“伞”字,教师可以出示“下雨啦,同学们会拿什么---伞”这样的问题,既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能激发学生的人字兴趣。
2、只重结构分析,不问意义特点。
例如:“牧”字的教学。
师:这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生会说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牛”字,右边是“反文旁”。师:对,我们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生:要注意“牛”字作偏旁时,它的笔顺和笔画名称有变化。它的第四笔不是竖而是提。
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对字形结构的分析,而在分析字形结构时只紧扣字义阐释,而忽略字义教学。这与教师本身缺乏文字常识有极大关系。教师本人都不知这字的来龙去脉,当然无法给学生进行分析点拨,学生也不能形象去理解,记忆这字的结构意义。
本人认为会意字的教学,一定要注意分析字形结构及其意义,因为会意字是由两个字以上的形象字、指事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新字,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就拿“牧”字教学来说,一定要引导学生弄清左右两部分的意义,要追问为什么是一个牛字和反文旁,组成牧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联想、理解。这个字教学难点是反文旁的理解,他表示一只手拿着木棒或鞭子的意思。这样学生就会悟出驱赶动物,就是放牧。还可以从组词入手,比如:牧场、放牧、牧羊等。另外像这种会意字可以从动作、表演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对于会意字就能够悟出构字原理,同时教师还可以用串解法在学生已有识字构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充分发挥学生的相像能力进行合理相像,教师对构字部件合理揭述,学生并能马上心领神会,有益于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指导书写这一关也至关重要,教师要注重范写,笔画的位置,笔顺等间架结构。这些环节都不能忽略。
3、分析字形、字义信口开河,编口诀东拉西扯,脱离文字意义。
例如:“骂”字教学,马老师说有口不骂人。“够”有很多比喻句就是“够”。这种教学可以看出教师缺乏文字学知识,不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致使对字形、字义的解说违背汉字本身的规律。作为教师,不知道字的本义,也不能从字形上去正确分析字义,那可以从结构、偏旁部首进行分析。千万不可随意乱说。
形声字的教学,应该要利用其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联系,理解字义。
识字教学要反复识记,听写在识字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这是学生对所学生字的再认识过程,也可以强化学生对象形字的记忆持久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识字教学策略:
识字教学应多种多样,但是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拓宽识字渠道。在识字教学中,应多挖掘适应儿童教学的手段,运用形象思维,展开联想描述字形特点,多样化的识字教学法,让学生在娱乐中识字、记字。比如
(1)猜谜语。如“告”字:一口吃掉牛尾巴;“喜”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挑战性,对于小学生充满刺激趣味。他们为了掘开谜底而动脑筋,为得到小小的胜利而雀跃。也许这个字会根深蒂固的埋在他们的脑海里。
(2)做游戏。可以采用找朋友、换衣服、捉敌人、找对手等形式来识字。这样教学既能激起学生识字兴趣,又能开发学生大脑。特别适合低年级教学,有经验的教师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法。让学生在乐中学知识,掌握知识。
(3)小竞赛。这个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在学习中学生为了胜而绞尽脑汁,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
(4)串解法。如“凅”字,流水不动,小河干凅。教师合理的串解,就能引导学生轻松有趣地掌握字形,了解字义。
(5)演示法。如“灭”字,教师可以先燃纸条,随后用东西盖住。这样灭字形象的在学生眼前出现。
(6)利用“六书”构字法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在古代有“六书”造字之说,“六书”分别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它们体现了汉字各种各样的构字规律,对于理解汉字意义,掌握汉字字形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理解“六书”内涵并正确区分某一汉字所属造字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但是小学生识字过程中适当借签一些“六书”构字规律,是可以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与识字数量。
(7)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读物识字。课外阅读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增加识字量的保证。阅读多了,学生自然而然识字量增多,学生为他们识字量增多而自豪。
(8)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环境识字。生活是知识的大舞台,生活身边有许多的商业招牌,这些招牌也是学生识字的源泉。还有网络、电视,这些途径,也是走向识字之路。往往有许多有心的家长,为了小孩的识字。他们会跟小孩一起看电视,边看电视边和小孩交流,让小孩在戏剧中识字。这种方法小孩乐于接受,作为家长何乐而不为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为识字而识字,硬加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即使记住也是短暂的记忆,达不到巩固的效果。所以说遵循汉字构字规律和学生生活知识经验进行识字教学,是达成识字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它既生动直观有趣,又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体会汉字无穷的意趣,由衷地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
《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