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百色市田林县浪平乡中心校 533302
摘要:口语交际课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为任务的一种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 交际;实现;因素;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要想真正实现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必须以生活为基础,采用生活化的策略,让口语交际的教学与现实生活保持高度的同构关系。也就说,口语交际教学要以学生亲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素材,并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平时的课堂上,师生互动是少不了的,可发现很多时候,老师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学生的反应能力却有些迟钝,低年级学生的发言还比较踊跃,中高年级的学生就金口难开了。偶尔有勇士出山,很多时候说话声音却很小很小,断断续续、语无伦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害怕说错(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成为同学的笑柄。
2、知识面窄,话题不够丰富,说起来枯燥无味。
3、认为口语交际不重要,不上心。
4、教师姿态没有摆正。
我们教师又该怎样扭转这种形势呢?下面就如何有效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孩子见世面少(特别是农村),他们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与城市孩子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农村生活比较单调,信息亦比较闭塞。因此小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如果按课文中确定口语交际的内容,我相信没有几个同学能按要求顺利,有条理的说出,即使能说中一些内容也比较朴燥无味。例如第八单元积累与运用六的口语交际是:推荐一本好书。是让学生说住什么样的书是好书?从最近读过的书里,挑选你认为好的书是什么?介绍给同学。说来你也许不信,农村小学生有几个有课外书,让学生怎么说?如果老是不灵活机动,该如何进行教学?因为学生没有经身经历。聪明的老师会把一本好书改一篇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好在什么地方,得到什么教育等等,这样学生见过,学过,说起来肯定滔滔不绝,同时教学内容话题不能死定,要让孩子毫无顾忌的说出话来。
二、要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学会交际
在教学中有的老师重在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而忽略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错误的,同时这样的教学教出的学生所说的内容也会千篇一律,毫无新颖,听起来乏味,如何培养了?形式必须多种多样。比如:讲故事,既能吸引学生又简单易懂,每个同学都能完成;老师讲完后让学生复试,看谁会抓住重点了?另转述,让学生转达老师的旨意给家长,然后反馈家长的要求给老师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引导学生重在参与,积极自觉的进行口语交际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讨论,让他们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过程。农村的孩子生性腼腆,接触人少。开始时,口语交际课对他们激不起兴趣,觉得没有多大意思,他们怕说出后成为同学的笑柄,所以等老师开了口,才感跟着开口。为了养成学生认真听,勤说话的好习惯,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说话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应该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搞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而以平等融洽的交流者姿态与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使师生之间在心灵上、情感上更加融洽,从而形成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逐步培养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意识。
四、设计多种交际活动
口语交际课不但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在听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以补充和帮助,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设计多种活动,有利学生走进交际情境,进行交流。如《爱吃的水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使学生参与交际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有效地发挥学生在交际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
五、给学生创造交际契机
为了更好地创设生生互动交际情境,往往有的教师会提前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如《我家来客人》,组织学生做“客人”和“小主人”这样的口语交际的环境迁移到学生们熟悉的生活中,贴近生活。学生们兴趣高,主动参与。学生们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学会了怎样表达,学会待人接物,学会与人相处,使学生在语言品质上得到更好的锻炼。课堂口语交际活动重在人人参与,但是在实施过程冷场现象时有发生。原因是学生思维的狭隘性和单一性。那么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少而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路径选择要适合,即确定一个一触即发的话题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取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内容丰富有趣,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在交际中路径要多向,不能单一和不当。只有交际对象多样、自如、多样化,才能使交际路径成为“通径”。所以,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我会抛出一些充满思辨与对立的话题。如《广告,让我欢喜也让我忧》、《错别字的对话》、《上网的危害》等等。这些话题来自学生身边,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所以学生能够有感可发。在交流过程中,观点产生了碰撞,话题引动了锋芒。他们不由分说各自为政,为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一个准确的话题切入,使他们不经意间学会倾听、洞察思想、练达人情。
七、为学生鼓劲,增强学生信心
柳斌同志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目前的教学,讲语文知识太多,许多时间都花在分析技巧上。讲得多、做得少,考得多、训练少,所以效率不高。语文学习应强调运用。”口语能力可以通过课堂训练来提高,而口语交际中所必需的交际心理则只有通过模拟训练和生活实践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在进入口语交际活动前应当让学生明确地了解活动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充分体现教学效率。虚假的讨论、浮华的热闹、放任自流的交际只能使口语交际在漫无边际的闲言碎语中耗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小学教学典型课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