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车县牙哈镇中学 842000
摘要:初中化学教材经过几次修订,使教师利用课本进行教学更具有指导性,更能满足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客观规律,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很多一线化学教师对教材的编写和设计上有自己的看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教学感言,对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有不同的感受,所有这些,都是一个新的模板出现后正常表现,对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对新教材的教学与思考。
关键词:新教材;结构组建;探究性;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科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活力,给教师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为整个教育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九年级化学教材在《化学课程标准》指导下本期又有了不同程度的改编和章节的调整,使得教材在编写上更合理、更科学。同时,他又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树立新的理念,提出更高的要求。化学教学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认真理解新课程,认真学习新教材。身为一线化学教师,在对新教材的使用和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有很多的思考和体会。
一、化学新教材的知识组建结构
改编后的化学新教材引进了先进的化学科学知识充实了教材,新增加了很多学生探究方面的实验,供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加强实验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相互协作的能力。在教材内容上加强了化学与人们关心的问题,如材料、新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引导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科学探究的方法,积极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这一方向的主导下,教材在内容编写上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点:
二、新增栏目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现有多媒体的应用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老教材没有的内容,其中“学完本课题应该知道”可以帮助学生学完后进行复习归纳,也可以让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调查与研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可以通过手里面的资料,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信息收集,了解化学前沿的相关课题;“课外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余培养自己独立研究问题的兴趣。“单元小结”更能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体融合,使知识具有连贯性。
三、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并重,注重实验中的探究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习实验过程和试验中关注的重点,获取自主探究的方法,并将其用于探究实验。通过探究实验获取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使得化学实验不再是简单的训练和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单纯的验证某个知识,而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习和实践中动手动脑,相互交流,从科学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
新教材在原有教材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教育的基础上,增大了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责任感等方面在教材中的渗透,使科学与人相联系。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走得更近,交流的更多,要求学生之间更加相互协作,通过课内外的学习,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更加和谐,从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资源、环境关注身边的人等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五、教师角色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有明确的要求,它要求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到诱导性作用,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相互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结合新教材的教学方法相比原来的教学模式有大的改变。
1、对化学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以实验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和“实验讲解穿插法”。新教材中的部分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一般都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里,都穿插了很有代表性的实例来引入揭示。鉴于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实例来创设问题,借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个小组间的相互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来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归纳,让学生在讨论中去理解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认识物质的宏观与微观,逐步完成学生对化学知识由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2、对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采用“实验讲解穿插法”和“比较学习法”相结合进行教学。《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实验中、从与实物的接触中增加感性的认识。教材新增的许多探究性试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都可以进行利用,学生进而了解物质变化的事实,掌握他们的性质。
3、对化学用语及化学计算方面的知识采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编排上的特点,由浅入深,强化理解,对每一个知识点配套一定的针对性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观念,信任学生,让学生在错误中不断的取得进步。
总之,新教材为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更大的拓展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为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