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作者:阿米那.尼亚孜
新疆库车县牙哈镇中心小学              842000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个永恒的话题,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体现。本文拟从提高课前准备工作、课堂操作和课堂反馈的有效性等三个方面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备课;课堂操作;课堂反馈
要提高教育质量,就要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里得到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就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语文教学面前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现简单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的有效性
“居高”才能“临下”,“游刃”才能“有余”。身为第一线的老师都知道,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课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堂的有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1、重视课标思想的渗透:课标是我们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也是判断我们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我们在备课之前首先要对本学段的课程目标有清楚的了解,然后根据主题单元和课文类型分解课程目标到一本教材、到一个单元、到一篇课文,再到一个课时,使课程目标真正逐步落实,从而为有效课堂导航。《教师教学用书》是我们在备课前必读的参考书,它对文本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作了具体的介绍,并给我们提出了合理的教学建议,使我们的备课更具针对性、更具科学性。
1.2、重视文本内容的品读: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1.3、重视教材资源的利用与再创造:实践告诉我们:教材的利用与再创造就是一方面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前提,在教师与教材的对话和信息交流中,有选择地对教材的内容精心进行整合、取舍和挖掘;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发展有意义的知识点主动探究。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实现再创造的有效方式就是对资源整合、取舍和挖掘。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上,我们要根据当时的条件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放课堂。由于农村的现代化教育资源落后,没有城镇那样的多媒体,没有flash课件制作的技能和时间,有些教材对农村孩子的教学就显得抽象、单调,但是,我们农村也有农村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用类似的已有资源去替换,这样孩子学习起来就有趣得多,课堂实效当然就更高。
2、注重过程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2.1、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家一致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式是最好的方式。但我个人认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显得很重要。我们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把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方法整合成新知识结构。
2.2、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原先的经验。课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的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并使其兴奋和活跃起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求主动地进行有效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的内容要有效的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造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是很关键的。
2.3、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的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同时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和对话,同时也使学生的能力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的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3、提高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3.1、对学生的反馈: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显著的,因此我们应逐步建立反馈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反馈意识,做到课堂有反馈,课文有反馈,单元有反馈。同时,还要促进信息的多向交流,由原来师与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变为师与生、生与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多向交流,增加了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和信息量,增强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能力。最后,还应及时评价,积极鼓励,使学生充满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以更大的主动和热情投入新的学习。
3.2、对自身的反思:教学活动的结束只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中间停止。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活动中止,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彻底“终结”,我们必须成为语文教育的研究者,成为学会反思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反思从教学方面讲就是反思性教学。有学者将反思教学从时间维度将其分为三类:一是实践中反思;二是对实践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
实践中反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预料的情况不断发生,需教师随时做出反思,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就是其中的一面;对实践反思意味着反思发生在实践之后,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教学活动中止后。为实践反思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通过实践中反思和实践后反思最终形成超前反思,使教师养成了更好实践,三思而行的习惯。反思要求我们应经常化、制度化,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其次知晓反思内容,掌握反思策略,进行行动研究,是反思的策略和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袁振国编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3]林焕章主编.《教学方法与技巧》. 北京教育出版社
[4]熊生贵著.《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