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作业的优化--作者:徐小梅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黄丰中学             620868  
摘   要:思想品德学科作业是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通过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能检验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它还能对学生起到把握教材课本重要知识点的作用。笔者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思想品德课本的内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区域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作出了初中思想品德各年级不同的作业优化设计方式和作业优化批改方式。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作业;作用;优化设计;优化批改
    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具有双向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它是教学课堂后的延续,是教师检测其教学效果的手段,认识并改进其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它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多年来思想品德作业的方式传统化,如机械性、重复性的抄写占据了学生很多的课外时间,并且作业效果不好;或大量、一成不变的使用配套教材的习题,使得学生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整个作业的过程处于混乱状态,不知道作业的重点和目的。因此,如何做到让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作业既和《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联系起来,又能体现教材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作业的设计布置上和作业批改上做到“优化”。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个人摸索出的思想品德作业在设计上的“优化”和作业批改上的“优化”。
    (一)作业的优化设计
作业的优化设计应根据教材版本特点,课程设置的特点,区域性特点和学生认知和接受能力的特点,设计上应符合量少而精的原则,内容上应注重既做到落实基础又要培养多种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思想品德学科作业上的设计有如下优化方式:
1、量少而精的优化方式。传统的作业方式具有机械性、重复性、死板性、量大性的特点,这些作业特点让学生疲于应付或死记硬背,这既让学生逐渐失去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又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根据教科版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配套的学生成长册习题的设置特点,在成长册的习题中常设计布置七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即可。设计的选择题中内容有落实教材基础知识的,有反应了教材知识点但题干灵活的;问答题的设计布置上或是选择体现了本课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的,或是选择不同类型的问答题(如文字式的问答题,表格式的问答题,漫画式的问答题等),而达到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这就要看教师自己想要在这一课习题中达到什么目的而设计布置了。
2、循序渐进的优化方式。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和心理会随着发生变化,每个年龄段的智力水平也会发展,伴随着发生变化的还有其他能力的发展(如: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笔者根据这些特点在思想品德学科作业上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作了不同的优化设计和布置。
七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它是结束小学生活和进入中学生活的一个衔接时期,学生的学习经验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对于初中学习的习惯和要求不清楚。因此,在七年级中我安排了两次作业本上抄写课本知识的作业,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引导学生认识规范化书写作业,包括格式、要求、字迹等。接下来安排的就是之前提到的每课精选设计的选择题和问答题了。
八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七年级的过渡,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在思想品德的作业上更讲究优化了:在保持量少而精的方式下更注重问答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和增加提纲式的训练。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主要训练的提纲式有顺序式提纲,括号式提纲和表格式提纲。提纲式的训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喜好任意选择其中的方式,从而达到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去把握课文的框架和主要内容,更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九年级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中综合能力发展的最高峰。经验的积累,加上前两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推理能力和运用能力上更为显著突出。九年级的思想品德作业仍维持量少而精的原则,但更注重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尤其在问答题上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教材所学知识和材料相联系并找到切入点,同时告知学生无论什么题材的材料,其答案都是“万变不离书中”的原则;在提纲式上根据教科版内容的特点,抓住某一点作为起点线索而沿用“推理的方式”把握课文。如第十四课《小平,您好》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的推理:
 
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认清它的重要意义(它使我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
 
                (一)制定依据
 
党的基本路线                        1、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2、主体/对象:全国各族人民   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个中心     含义
                (二)具体内容      3、核心内容                  地位
                                                    两个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4、实现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经济目标:富强
                                    5、奋斗目标      政治目标:民主
                                                     文化目标:文明
                                                     社会发展目标:和谐
(二)作业的优化批改
思想品德学科的多个教学环节都有激发学生兴趣的机会,其中作业的优化批改是关键。“作业的优化批改”既是作业优化设计布置的延续,又是作业设计布置的效果反馈,还能一改往日学生厌恶作业的情绪、形成良好竞争氛围的“良方”,从而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充满了乐趣和兴趣。但是作业的优化批改方式至关重要,笔者根据本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学生人数和发展的特点,通过这几年在作业批改上的实践,主要形成了以下的作业优化批改方式:
1、“评分制”的优化批改方式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用“√”“×”表示作业的对和错;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推动,由“优”“良”“中”“差”代替了“√”“×”。但学生对自己的作业仍不明所以。因此,笔者根据本地区试卷的分数设置,结合了传统的“√”“×”,将优化设计的选择题和问答题用具体的分数值形式布置。其结果就是学生不仅根据自己作业的分数值明白了自己的答题情况、掌握教材知识的情况,对下一次作业批改也充满了期待。
2、合理“择时择点”的优化批改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作业的“择时择点”优化批改方式意义重大。作业的“择时择点”优化批改方式指的是选择有效的两个时间和一个地点批改作业。
由于优化的习题具有量少而精的特点,因此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教师当堂批改,及时反馈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效果。若作业中存在问题可及时的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指出其问题、引导正确的解题思路。这个有效的时间和地点内通过作业的批改不仅使得学生印象深刻而且更好的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课间休息是学生进行大脑调节,做好下一堂课前准备的重要时间。教师或是选择一些作业于课间休息时在教室内批改,这不仅能让学生感染到教师的敬业精神,体会教师的辛苦,还能在无形中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的作用。
人存在的意义之一在于竞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人类社会无疑是积极的、向上的、进步的和创新的社会。通过实践笔者观察到学习的竞争力可以充分的让一个班集体形成良好的氛围,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的竞争力有助于学生学习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将“评分制”的作业优化批改方式和“择时择点”的作业优化批改方式相结合,并将学生每一次的分数值作好记录,恰好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有效方式。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