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天门初级中学 427300
目前数学课堂,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二是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一节课,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 现结合我十八年来数学教学工作经历和经验,简要地谈一谈:
一、正确理解数学教育理念 首先是正确的理解数学教育理念。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一种数学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灵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数学教育中培养各种人才所需的共性的东西,既不是数学知识,也不是解题能力,而是数学观念思考,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数学精神。不论一个人今后从事怎样的工作,哪怕他对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不再会解决中学的数学习题,只要他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观念,他就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观点思考问题。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像俄罗斯数学教育家A·斯托利亚尔所说的那样,把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活动的教学,即看作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样我们才能教学生学会思考,我们的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完美的教学设计 应该向优秀教师学习,与同事合作,同时也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精心设计。很多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前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教师习惯于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情境必须是“真情境”,尤其当生活数学与课本数学不统一时教师更不能回避,应从容面对,巧妙应对。如教学《角的概念的推广》,老师都只讲数学角,而学生的起点则是认识了大量的生活角。我曾做过一次跟踪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主要是因为教学没有链接生活,教师没有准确把握现实起点。我是先让学生明确生活角,再通过分类学习数学角的。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数列的意义。 三、尊重学生的需要
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好的课程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平时,注意倾听各种学生的回答,即使知道学生可能回答不对,也应让学生表达出来自己的见解。相信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会对学生自己和别人带来一些启示,这些启示有的来自正面,有的可能来自反面。
四、给学生思考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地理解数学教学理念,平时注重教学设计,尊重学生需要,给予学生更多思考问题时间。那么,你的数学教学会很有趣,学生很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