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小学校 638016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认证特点和学习规律,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要充分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需求,以便有效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趣味性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恰巧符合了小学生的学习特征,不仅可以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还可以使学生以快乐和享受的状态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学习体验,这对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极其有利的。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具体实施趣味性教学呢?
一、通过新颖的导入激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必须要做到新颖活泼,富有情趣。所谓新颖活泼,就是指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能总是老一套。所谓富有情趣,就是指生动有趣,有幽默效果,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吸引学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的有趣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导入时,设计了“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说上一段。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经过一座荒山野岭,身体已筋疲力尽,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孙悟空想:这样下去,可要把师父饿坏的。不一会儿,悟空不知从哪弄来一些桃子,贪吃的猪八戒见了,直流口水,未等悟空站稳脚,就抢了几个,刚想往嘴里塞,悟空说:‘八戒,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考考你,答对了才能吃。’八戒说:‘行’。悟空说:‘把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沙僧俩人,每人分得几个?请你把这个数写下来’。八戒连想都不想,就把它写下来了。同学们知道是几吗?悟空又说:‘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沙僧俩人,每人分得几个?请你把这个数写下来。’八戒左思右想也不会写。同学们能帮助八戒一下吗?请同学们把这个数写在纸上。”本例子是教师运用故事把学生引进新课的学习,这种小型故事,不但简单易懂,而且情趣浓厚,小学生特别感兴趣,更何况小学生具有好强的心理,认为八戒不会的自己肯定会。所以,同学们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帮助八戒解决难题当中.
二、通过学生情景表演,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导入只是为了一堂课拉开了序幕,要想让一节课充满趣味,保鲜下去,光靠巧妙别致地导入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探究新知识的环节上添光增彩,才能让学生的心始终在课堂上。又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纸片,一张钝角三角形的纸片,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一把剪刀。一上课,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看谁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想一想等活动,你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听后,都积极思考,认真剪拼折想。不一会儿,有的学生小声议论:“好象等于180度。”不少学生争先恐后的举起了自己的小手,都希望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给大家。有的学生说:“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我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的学生说:“我与他的方法不一样,我把正方形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剪成两个三角形。因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及时地表扬了这些同学,同学们都为自己的发现而异常兴奋,掩饰不住自己的自豪与喜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且在动手操作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加,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为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亲自动手操作可以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
三、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达,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风趣幽默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能力。尤其是在面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小学生时,能使学生愿意听并且参与进来,很重要。比如在课上运用一些针对性的语言等,可以直白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可想而知,教学效果很好。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一些可以现场进行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强烈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教师在讲课的同时,要尽量同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和想象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了“统计初步”后,可以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耗电情况,抽查l0天中全校的耗电量并且要求列出统计数据表。把学到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此外,还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扩大自己视野的有效措施。丰富的课外实践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充满趣味,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能够轻松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