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穿石乡小学校 638000
摘要: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老师在课标指导下根据新形式制定新型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活跃课堂,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去贯彻新课标指导精神。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新课改要求我们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外,能够不断挖掘学生潜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从语文的特性出发,结合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兼具了文学性以及语言的综合特点,能够在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小学是学生初步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段,语文课对其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必须引起重视。
一、情境教学,利用语文的文学性
情境教学在新课改之后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案,具有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但是,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挖掘到其教学方法的精髓,教学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教学流于表面,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缺少后续教学跟进。因此,造成了老师普遍认为情境教学华而不实,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其实不然,语文具有其特殊的性质——文学性,老师通过文学篇章进行文学内涵发掘,对于其词句进行分析,从而扩充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情境教学时,需要善用语文的文学特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去传授想要表达的内容,做到方式与内容同步进行。
例如,在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晏子使楚》时,首先需要明白,春秋时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的文学形态、思想观念与如今有很大的不同,当今的孩子们处于一个各种思潮爆发的时代,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层出不穷,学生们对于古老的文化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在教学时,需要对于其背景进行介绍,方法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进一步的调动学生对此的兴趣。此外,在教学时,需要扫清生字,以及含义较为模糊的地方。如,“晏子”不是人名,而是尊称;楚国在如今什么地方;为何使楚。对于课本中出现的礼仪,进行介绍。在理解课文表达思想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角色扮演,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受。最后,春秋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外阅读相关的简易读物,增强文学素养。
二、实践教学,突出语文的交际性
语文既是一门文学性浓厚的文字学科,但也是我们进行日常交往必备的语言基础,学好语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在与人交谈过程中,能夠很快地理解他人所想表达的意思,进而给出合适反应。而只有多说,多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求我们能够及时的对相应语言文字理解透彻,也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思维逻辑。话有三说,巧说为妙,需要我们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达到语言的巧妙表述。
而小学语文中有许多让学生能够增强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科普类文章、自然风光之类的作品,通过学习其中的知识,能够进一步扩展我们的知识水平。而其他的如故事类文章,则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而一些散文、诗歌、经典小说等,能够极大的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表达的过程中,与众不同的论述以及描述手法能够极大的增强我们的口语的丰富性。
三、阅读教学,提高语文的应用性
在语文听、说、读、写四个大方面,写是最难得的,因为它必须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创作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这一方面也是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在考试时占据的分值也最大。它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在创作时,必须能够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并能够突出作者的文学功底以及思想情态,人们往往从其作品中就能发现其作者的思想观念。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作文一直是拉低整体语文水平的主要方面,因此,在新课改要求下,老师应该针对于这一问题,做以具体研究,以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进行教学方案的创新。
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一节课教学时,学生对于监生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太明确,因此,老师就可以从课文选段的出处《儒林外史》讲起,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起学生的求知心理。让学生们能够在了解古代科举制度的同时,理解文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让学生们对比现在生活谈自己的感想。在此基础上,对于本文中主角严监生进行分析,从人物性格、人物行为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在学习本文之后,写出自己的感想。最后,老师们对于学生可以适当的推荐相关的古典文学读物,进一步地扩充学生的知识储量。
四、情感教学,正视语文的伦理性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课程,学习效果并不应该只通过分数进行界定,而是从学生的综合表现,日常行为进行。小学语文重在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教学的出发点不同于中学乃至以后的更高年段的学习内容,而其他方面如,文字认知等都是对于以后学习内容的基础奠定过程。因而,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感受,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以及教学重点对于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对于学生在生活的问题及时指出,培养学生对于家庭,对于学校,对于社会的深切的责任感。此外,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让师生在平等、尊重、友善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课程中,有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是对于父子之间的亲情通过地震这一特殊事例进行了歌颂,通过父亲对于孩子的营救过程的描述,表达了父子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创造奇迹的事实。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时,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与父亲或是长辈之间的故事,并可以结合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地震事件强调地震的不可预测性,突发性,灾难性。文中“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是文中的重点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对这一句话进行剖析,使学生们理解父子间浓浓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于亲人的爱。
五、拓展教学,升华语文的艺术性
文字是艺术的典型表达形式,它能够通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形成具有丰富的精神内容,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情绪,能够给人以情感启发的文艺作品。而从古至今,文学经过了从文字、文体、文章内容的演变,通过不同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文字之美、结构之美、思想之美。不同时期的文学都有那个时代特有的人文思想,是时代留下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文学感知最为重要的时期,老师可以通过拓展课外内容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丰富学生对于文学之美的认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及感受文学作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方案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以适应现在的教学现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改革固有教学方案,发扬创新优势,结合先进科技手段,总结教学不足,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沙金洪.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8):55-56.
[2]吴力.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6(22):268-268.
[3]台艳丽.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4(33):172-173.
[4]徐国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4(25):4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