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小学 638500
后进生由于学习思想比较落后,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加之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中表现自我的机会少,对学习兴趣不高,极易受到外界不良的干扰和和引诱。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想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情感人
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消除他们对教师的“对立”态度。教师要对后进生多交流,多相处,多表扬。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往,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建立情感桥梁。对它们少发号司令,多共同商量,少讲道理,多讲感人事例,少训斥,多鼓励。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个可以信赖的好朋友。
二、因材施教
后进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教师在对他们教育转化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在学习上,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不能简单化一,“搞一刀切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好的方法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三、共同教育
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全社会的责任。教师不仅要做好学校的教育工作,还要密切联系家长,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教师要加强家庭访问。家访时要有针对性、时效性、艺术性。切记“告状式”家访,争取让家长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不放纵,不溺爱。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共谋教育孩子的良策。
四、褒贬结合
由于后进生性格内向,具有逆反心理。好表现等特点,教师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褒贬结合。教师要细心观察,发现他们的每一个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他们的缺点或错误,要及给予批评。但不要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否则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五、宽严适度
教育后进生一定要做到宽严适度,要求过宽,没有促进作用。要求过严,学生通过努力,仍达不到要求,就会失去信心和动力,也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教师应把握调整宽严的“度”,让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这样才会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六、创设环境
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后进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包括教师、同学、家长、校园、教室等因素。教师应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后进生成长的环境。同学间应互相关爱。特别是后进生,教师应安排部分较好的学生去关心他、帮助他。同学间不歧视,不打击,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帮互助的班集体。教师要有意识的安排一些活动给他们去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根据他们的特长,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培养自身的特长,力争成长为某种专门人才。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只要教师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给与他们真诚的关爱,一定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茁壮地成长,让他们都会开出属于自己美丽花朵,发出别样的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