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胜县幼儿园 674200
终身阅读是一种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兴趣呢?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
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孩子爱不爱看书,与老师和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老师和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故事、科普等。
二、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老师和家长不必过多的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老师和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开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老师和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四、亲子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五、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1、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
幼儿园里则大多会通过亲子书吧、小小图书馆等环境的营造,来激发小朋友们对阅读的热爱。幼儿园还可以让小朋友把最喜欢的书从家里带来,向其他小朋友作介绍,类似的活动非常能调动孩子看书的兴趣。 一个家庭有没有书,孩子是不是经常能接触到书,这与孩子是不是喜欢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应不嫌“汗牛充栋”,只要是对孩子阅读有益的书籍,先买好,放在孩子每日见到的地方。天长日久,孩子每天所见都是书,随意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 2、老师和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 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老师和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喜欢阅读。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多读文章给孩子听,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对于这一点,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仅次于拥抱”,在这样的“拥抱”下,孩子的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慢慢的,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变成了“我要读”。 3、调动孩子阅读兴趣 (1)悬念调动法。在读书时,留下悬念给孩子。听家长读了精彩的文章,却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孩子自己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慢慢他会挣脱老师和家长的扶持,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的精神家园。 (2)故事梗概法。老师和家长先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学生听,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例如引导孩子阅读《卖火拆的小女孩》。事先,老师和家长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地向孩子介绍,孩子听了有趣,就会自己去阅读此书了。 (3)电视辅助法。社会上流行的电视剧往往会对孩子的阅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老师和家长如能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趁机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学生阅读的兴趣会比较大。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大耳朵图图》第五季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孩子们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他们常常讨论里面的内容。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和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大耳朵图图》,孩子们边读边思,边读边学。不但幼儿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而且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总之,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孩子喜欢读书是老师和父母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家庭教育和学习教育成功的标志,一台计算机,胜过最高级的大学文凭。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