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指导--作者:陆光宁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八渡瑶族乡中心校               533315
 
一、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在我们农村学校,由于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因素,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认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学主动获得知识,发展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们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也能让学生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预习的一些方法
我们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多年来都是以学校的作息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听到什么样的铃声,就执行什么样的任务,课外时间主要就是玩耍。他们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所以,老师必须加强课前的预习指导,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由于学生年级不同,预习的要求和方法也不同。低年级课文浅显易懂,预习的时候主要是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在疑难处打上问号等,要求并不高。而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课文内涵也逐渐加深,词汇也更丰富,对段和篇的理解要求更高,所以预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本人从事多年的高年级语文教学,总结了如下一些预习指导方法:
(一)自主、合作读读课文
1.向学生提出读课文的要求: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
2.要让学生知道,想达到上述要求,首先要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然后借助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当碰到“一字多义”或“一词多义”时,要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字(词)应该选哪一种。
3.在读读课文这个环节上,学生可以一人自主完成,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完成。    
(二)搜集课文有关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很多课文是出自于文学家、作家之手,是典型的范文,预习时可让学生利用手头的资料,网络工具或向老师咨询,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
2.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应当有能力了解一些课文的历史背景,如《晏子使楚》、《草船借箭》、《梅花魂》、《开国大典》、《为人民服务》等,感受经典,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的历史有一个了解,才会在课堂上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讲授,更有信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理清课文脉络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语文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预习时,学生读完课文之后,可以进行一些思考: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3.按照文章写作的顺序,我们可以将课文分为几部分?
4.各用一句话说说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四)在课文上做批注
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品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读含义深刻、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从中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等等。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使用好处,都可以用简洁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标点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探索能力会逐步提高。
(五)做好读书笔记
先看清楚要预习的内容,哪里看不懂的可以写到笔记本上,或把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合上书,把记得的东西回想一下,思考不懂的,写下记得的重点。课后,拿出预习笔记,查看不懂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三、指导学生预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布置预习作业要注意分层次
  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于一篇课文的预习要求就做到循序渐进,相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预习时,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对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提出较低的要求:认真读课文,划出生字,查字典认生字,标自然段,划出不懂的词句;对基础相对中等的学生,我们可以增加“给课文分段,按照课后思考练习,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等;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增加“思考课后问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内容”等。
这样布置预习要求使优秀的学生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也保证了中等学生的基本训练,也照顾了学困生能力低的弱点,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各类学生的智力都得到了发展。
(二)注意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1.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我们可以通过班队会、口语交际课等方式进行学习方式交流会,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更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还可以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方法和好处,使其他同学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更轻松。
2.通过激励机制激发预习兴趣
激励学生的方法是很多的,只要老师用心设计,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班级里对于完成预习任务的同学奖励一颗星星,预习充分,做得出色的的再加一颗星星,根据个人的得星星数,每月评出“预习之星”。连续两次获得“预习之星”的同学可以收到老师神秘的礼物。
(三)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住在学校的,从每周的星期日晚上到下一周的星期五下午,学生都被关在学校里,除了上课,吃喝拉撒睡等都在学校里进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安排学生的预习时间呢?本人觉得可以用以下这些时间:
1.星期日下午学生回校以后的时间。由于好多家长为了去做工,星期日上午或中午,不少家长已把学生带到学校了,学生进到校园以后,一般都不允许外出了,从学生进校到晚上自习课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老师不安排一些预习任务,大多学生都是在校园里嬉戏、玩耍,白白浪费时间,所以,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可以安排学生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到教室里进行预习。
2.周一到周四放晚学后,学生吃饭、活动、洗澡、洗衣服后,离晚自习还有一段时间,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到教室进行预习,大概半个小时左右。还有,晚上下完晚自习节以后,学生可以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预习。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预习。只要习惯了,同学们就会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压力和负担。
3.双休日的时候,让学生在家里花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老师一定要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如果是留守儿童,也要让监护人进行督促、检查。
总之,预习作为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措施,对课堂学习必有极大的支持作用。只有对课前预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认真深入地进行预习,从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作业,才能达到预习的最大效率,最终为有效课堂打下扎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