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探析如何促进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作者:刘明君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临江小学     637948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是我国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展现学生的个性,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程度差异和需求差异,鼓励和允许他们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和方式,让不同学生在阅读中都能体现各自的个性特点,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及思考能力的全面发展。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是小学阅读教学回归本质的实践。那么,该如何促进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呢?下面我将做具体分析。
一、制定个性化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更需要兴趣的激发。个性化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以学生阅读兴趣为支撑,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策划教学方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打开学生个性兴趣的大门。
1.采取分角色扮演阅读方式。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类故事性课文时,可以采取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一位同学扮演小女孩,另一位扮演老奶奶,再选一位同学阅读旁白,让学生在角色中尽情发挥。这样的阅读方式,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阅读中表现自我、展现个性。
2.采取小组分读或齐读方式。在教授《春晓》《咏鹅》等节奏感较强的古诗类课文时,让学生熟读诗文,然后分小组朗读,先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再通过全班齐读的方式加深诗文在脑中的印象。充分激发阅读兴趣,展现阅读个性。
二、改变传统阅读方式,设计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阅读。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阅读,使其深刻领会课文的内涵,保证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孟轲曾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授《心田上的百合花》这一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初步朗读,对文章有个总体印象,再发表感言,记得有位同学曾说出如此感悟:“其实我就像一朵百合花,即使没有父母的陪伴,也在努力学习,像百合花一样绽放。”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可从事物的细微处感悟到人生哲理。学海无涯,语文阅读内容广泛。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阅读的“容器袋”,而是要让他们成为吸纳知识的创造者。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悟至关重要。
三、教师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阅读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学习新课文时,教师要做好示范阅读的指导。面对一篇描绘山水美景的课文时,教师通过有感情的示范朗读将学生带入此情此景中,让学生感受文字美与情感美的表达。例如,在讲授《鼎湖山清泉》一文时,教师充满激情地读出“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这一句话中作者对鼎湖山水清泉的赞美之情溢于言外,让学生在诗与画的意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学贵有疑”,阅读自然也不例外,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问题:“小蝌蚪的妈妈为什么是青蛙,而不是乌龟和鲤鱼呢?”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发现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系列变化,通过观察乌龟、鲤鱼的身体特征,运用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让学生在阅读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四、培养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课堂发言能力
英国著名作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在阅读教学中,多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目的阅读,也是一种培养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1.增强学生好奇心。教授新课文时,教师要引发学生带着思考阅读课文,要先给学生留下悬念。例如,在讲授散文《用心靈去倾听》时,我在课前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和苏珊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感人故事?”“‘我’家里的电话中住着一个怎样的小精灵?”学生便会带着探索问题好奇心进入课文的阅读,培养了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水平。
2.营造自由发言环境。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也至关重要。大多数学生较为害羞和腼腆,在课堂有问题也不会提出,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课堂发言。再次以《用心灵去倾听》一文为例,根据阅读前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小组讨论,然后组织学生发言,让学生说出文章中的“我”与苏珊相识的故事,并解释电话中小精灵的存在就是苏珊。学生发言后,老师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的进行下一次发言。
五、创设阅读环境,提高阅读自觉性
创造一个健康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良好的熏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自觉性。显然环境对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水平,首先要从课余时间入手,创设良好的课余阅读时间,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后阅读。例如,教师们可以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布置一个专门阅读的教室,让喜爱阅读的学生能够安静地阅读,享受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也可以让学生在温暖舒适的草坪上大声朗读,体验自然,享受阅读。
其次,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推荐优秀文章。冰心奶奶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的书越多,积累的知识才更加渊博。老师在日常授课时,可以适当推荐阅读文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后阅读。比如,每天放学的时候,给学生推荐一篇有意义的文章,第二天开课时检查阅读感想,并对感悟好的进行表扬,这样会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课后阅读不仅能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教师要认真对待小学生个性化阅读,以新理念的教学思维来指导小学生的阅读。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感受阅读、快乐阅读,进而爱上阅读。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