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在高职艺术设计课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体现--作者:燕小英
                                (内蒙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美术学院   010010)
 
摘要:职业艺术教育加强传统文化的培养。需要有系统性、完整性较强的传统艺术理论作指导,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操作促进能力的提高,尊重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往开来,综合创新,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于艺术设计及现实生活中。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字体设计;剪纸艺术;吉祥图案;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培养首先考虑其本质特色,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应用性学科特色。字体设计课是艺术设计中的基础课程,在教学的改革上,以符合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强调在应用型教学的基础上,重在创新,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设计应紧跟时代。当前各民族区域之间的文化交融,各种观念的广泛传播,社会结构与价值、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全球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都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字体设计过程中,应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发掘与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无论从中国梦的实现动力还是从中国梦的重要目标而言,它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开展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在教学中的实践体现
要使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但前提是必须对其经过积极的、科学的当代转换,并有效地、广泛地传播出去。高职的艺术教育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境态中,在教学上努力把传统艺术形式更多的传承和发展,让广大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1.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学生在艺术设计的传统文化表现方面,要从基础课程的安排开发思维认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指导学生进行传统艺术实践与探究。
字体设计课是艺术设计中的基础课程,在教学的改革上,以符合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强调体现传统文化上,用创造性教学的观念来引导创作过程,并注意做到各章各节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它较多的承担着汉字信息传达的视觉化作用。在课堂实践中选择“红双喜剪纸”这个人民群众创造出传统独特的文字,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能最直观接触到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使他们的学习有了浓厚的积极性。实践训练是以剪纸形式制作而成,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字体设计和变化。
2.优秀传统文化所承担的巨大的文化信息量
民间剪纸是群众性最广泛、艺术特点最鲜明、文化内涵最深厚的民间文化艺术形态。以纸为文化载体,表现出人们对於美好事物的祝愿及文化的传承。剪纸的图案多以人民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事、物。其传承延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之形式美法则,而且其中蕴含着阴阳观念和生存繁衍的吉祥观念,贯穿在非常丰富多变的具有隐喻与象征的图形符号中。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3. 教学中传统文化与设计实践性能力的结合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要环节,对这类学生而言,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有与时具进的思想,及时更新自己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汲取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以提升自己文化底蕴和知识涵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深入浅出的传播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操作和运用技能能力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教学上把握教学过程应稳中有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与探究。
(1)  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掌握剪纸传统技法。
课堂实践选取 “喜喜”字,是运用剪纸技法中最基本的一种,经折叠剪出的。该其结构巧妙,两个并列的喜字方正对称,骨架结构稳定,如男女并肩携手而立,象征男女婚姻成立的一种特殊符号。因文字的字形是左右对称式,我们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将纸折叠后产生重复的字形,造型概括尤其适于表现结构对称的形体和对称的图式,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双来临的心理。课堂实践操作:在折叠好的一面,进行字体结构的描绘,用阳刻的手法,剪去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图案的线条是实心,线线相连,学习掌握简单易学,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并达到了文字信息及图意的作用。
(2) 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从文字笔划构形本身的含意中派生出的半文半图的形象字,如“心形双喜字”“笑口双喜字”等多种形态,绘形绘意的信息效果十分强烈。站在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审视,它无疑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视觉设计元素、设计图式、设计手法、设计类型,它有着多种表现形式与处理技法。在课堂教学上,把握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的进行实践操作,欣赏和娱乐寓于其中。与生活娱乐相结合,具有物用和精神实用的功能。学生通过临摹与再创造,体现出对生活充满着热爱,有着深入的体会和精密的观察,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储量及传承性和扩布性的统一。在传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理想和审美爱好对传统原稿随意改动,造型抓住所要表现对象的特征,采用夸张和变形,形成剪纸艺术的装饰性特征。
(3) 字体创意传递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愿望
字体设计课程中字体的变化结合剪纸艺术的表现及手法等会形成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媒介设计。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物和吉祥图案可以说是吉祥观念的具体表现,有一种寓意美、比喻美和语言美,为了表达对幸福、欢乐喜庆的向往,人们便把事物固有的属性予以加工,或加上艺术的象征意义。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在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感悟,首先,要多收集所需的传统吉祥元素,用于字体创意的添加、组合。例如:婚恋祈子主题的元素:“彩蝶双飞、并蒂莲花”,“喜上加喜双喜吉庆 、喜事连连”, “瓜瓞、葡萄、多子的石榴等,追求多子多福,家族兴旺”, 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夸张变形,构成美丽的图案,构图布局有“花中套花”的方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的艺术表现手法传达出来,在视觉上给人以镂空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在汉字的设计上使用具象的及表意的图形、文字体系进行字体创意,有助于增加文字的传播性。借鉴传统文化元素,传达艺术空间开放接纳的态度,在象形、指事、会意的造字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并在图形表现、意义传达上具有特色,在今天依然是字体设计可以采用的设计方法。例如让学生选取吉祥祝福内容的字句,借用传统元素及文字的相关信息,创造出像字的样子的图形文字,运用剪刻的镂空手法表达出美好的愿望。通过字体的重新创造,营造出浓浓的民族吉祥气氛。在不影响识别和阅读的基础上,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既有描述具象的事物的,也有形容抽象的感觉的,设计中也体现出平面设计的现代构成要素,并也准确的传递出字句吉祥祝福的内涵。因内容形式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常能接触到,这样传统吉祥图样与现代结合的表现形式,市场也广泛需求易于接受,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二、艺术设计回归朴质内涵,发挥创新精神
“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以此目标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方向感。学生应接受艺术的熏陶与专业知识的系统训练,以获得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对艺术的鉴赏力。
经济的发展呼唤着设计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 。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的专业学科很多,要求学生具备的学科背景很宽。相关学科知识支撑和制约着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出发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它以简洁的造型、多样的功能满足了人们物质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是淳朴民风的反映,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美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文化价值。对学生来说在认知、感悟的基础上,即能通过各种形象将思维、观念外化出来,而这就要求掌握一些艺术技能,这些素质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是其他教学内容无法取代的,是由艺术类课程的独特教育属性决定的。针对艺术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在传统文化认识引导中,提供给学生大量的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进行赏析,相应国家提出的“非遗进课堂”,学习“大国工匠”精神的号召,再结合工具材料的实践体验,围绕学生熟悉的内容形式,使学生学习动力充足,兴趣浓厚,在设计创造上更加自如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达到课题训练中能灵活表现出“创形而不改神”的境界,教学上起到了再度创新和传承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民间美术与设计》  郭琳  史荣利  单文霞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十二五”规划教材)
2.《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剪纸艺术》 山东教育出版社  鲍家虎 著       1999年12月
3.《中国民间剪纸-技法教程》 梁春兰 著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6月
4.《字体与版式设计》 朱珺  茂勇梅  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年6月  (“十二五”规划教材)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