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浅谈新教育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育--作者:余朝微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彭溪镇中心小学 620860)
【摘 要】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语文不用下太多苦功,成绩也不会太差,所以在学习方面很容易忽略语文学习。殊不知,教育的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而语文正是链接各个环节之间最重要的纽带。要想打好小学学习的基础,最根本的还应该从小学语文做起。从旧观念走来的教育模式明显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现代教育对于教学的要求。在笔者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在此特地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 观念转变  科学教育  情感体验
一、教师“从旧到新”的小学语文观念转变
    从过去的教育水平来看,我们的教育理念过于功利性、分数化。不光是学生和家长认为一切为了提高分数而学习,学校里的老师也是处处以分数作为语文成绩的唯一评判标准,这种旧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不足之处。因为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只体现在分数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和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上的。旧的教育观念以提高分数为唯一目的,在学习方法上缺乏创新思维,一昧的要求学生多读多写多背,因为这种方法的确能在短时间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记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忽略了教育本质的教育教学,本身就会造成学生缺乏创新和学习的主动性,既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真正的热爱。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及时的更新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新的现代教育观念指导我们:“一切的教育都是以学生为本”。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是对他们人格塑造和人文熏陶最重要的阶段。我们在进行语文教育时,分数绝不是唯一的标准,引导学生激发创新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旧的教育观念下产生的很多机械式的答题套路和标准正一步步扼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种观念上的误区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应该摈弃以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快乐积极活跃的去学习,这才是小学教育中应该做到的最重要的一点。
二、课堂上采用更科学化的教育方法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特点的特殊性,从教育的方法来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为注重科学化教育。小学生活泼好动,静不下心,这让他们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往往不是特别的全面。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又有着孩童特有的天真和创新,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常常会有十分特别的感悟和体验。在这个阶段作为他们语文学习的引导者,首先我们教师应当做到立足于课本,带领小学生科学地学习语文。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僵化思维,而在于我们对知识点的领悟和感受。教师应当牢记,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应当是扎根于我们的课本和教材的,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时,不要做过多无意义的探究和思考,应当在我们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对于教材产生更深的体会。例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让班上的同学进行一个话题的分角色扮演,利用书中对于各个人物的细节描写来设定最后故事的发展走向,在课堂中把他演绎出来,既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又锻炼了学生的书写和口语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另外,在课堂讲解上,特别是对于诗词的讲解,教师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延伸,比如对于诗词作者的创作背景的讲述,讲一讲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感悟来描写,这样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往往会更加深刻。语文的学习不在于一朝一夕的苦功,而是在于长久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够避免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掌握知识点。图画和语言往往比文字更加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育上,我们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对知识点进行剖析,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能更加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解读的印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再以分数为唯一指导,也不再是以死记硬背为唯一的学习方法,而在于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利用语文来发现生活中那些美好,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他们塑造一个积极的人格,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语文教学应注重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育中最特殊的一环,莫过于情感体验。语文的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感受,这对于今后他们产生一个健全的人格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新的义务教育中就把语文教育定位为:“培养学生产生高尚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和感悟人生的精神”。也正因如此,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饱含激情的教学能使学生更加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同时也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教育学专家夸美纽斯曾经讲过,“一切的教育都应从感官开始”,语文学习更是如此。唯有创立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才能更好地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从而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指导学生品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应当深入的对其进行解剖,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感,身临其境地从美中发现美。眼睛是人类获取外界资讯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文字或者图片,在学生心里创设语文情境,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的感悟,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语文是需要“读”出来的,“读”也应该是有感情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投入情感因素,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鼓励学生们大声有感情的朗读,既可以使学生深入体会情感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饱含情感的抑扬顿挫的朗读加上正确的语调,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从而对语文学习有了更深的热爱。当然,语文教育不能光靠着课本中的教材,因此,我们教师应当立足于课本但并不止步于课本,学习时引入优秀的文章充实学生,在增加知识量的同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得更加丰富。
   总之,在进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时应当适时采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牢记以学生为本的最终目的,才能更好的进行我们的语文教育。以上便是笔者对于新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浅见,希望能给诸位老师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