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对比法在作文中的运用--作者:段成伟
(四川省仁寿县宝马镇九年制学校 620599)
【摘 要】对比法在生活中有着普遍的运用,作文中的对比就是其一,它可以增加效果。
【关键词】 作文  对比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对比法就是使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的特征十分鲜明的区别开来,使人们对它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比法有同类对比,异类对比,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正反对比等。
   例文(一):我的爸爸是个种庄稼的高手。熟话说,精耕细作,别人的地挖一遍就种庄稼了,而爸爸把地挖一遍还要再清理一遍,把那些大块的泥土通通打碎,待地面细碎平整了,才挖坑下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下的功夫深,自然收获就多。就说地瓜吧,别人的一般就是不大不小的,最大的不过半斤重,而爸爸种的地瓜,挖出来,一眼看去就是大块大块的,最大的有一两斤重。大家都对我说,你爸真是个庄稼高手。”高,高,实在是高呀“。又说种冬瓜吧,一般人把冬瓜苗栽下去,施两道肥,搭个架子,不怎么管它,能结多少就结多少?一般就平均10来斤的样子。而爸爸种冬瓜也讲究土地要耕锄松软,透气性能好,冬瓜苗种下去,要注意浇水,待活正了才放心,成活率10%,施了几道肥后,搭上架子。他搭架子的材料是专门从市上买回的水竹竿,搭得高高朗朗的,不象别人的架子是用一般的树枝等搭的,矮笆笆的。高朗的通透性好,阳光充足,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爸爸的冬瓜结得又长又大,一般都在一二十斤,最大的有三十来斤,大家都称赞爸是当地的冬瓜王子。评析:这篇短文就用了对比较法,把爸爸与别人相比,种庄稼的方式相比,管理程度高,结的果实相比,这是同类比较。这一比较,就使爸爸这个庄稼高手的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了。如果不用对比法,只单方面写爸爸怎样整地,怎样管理,收获怎样,说服力就不那么强了。例文(二):滨江路上的红叶。我市有一条滨江路,滨江路的一侧是滨江公园,每逢秋天,枫树的叶子就红了,枫树密密的连成一片,它的叶子也就成了一片。远远望去就象一片片红霞铺在地上,引来了成百上千人前来观赏。有的说,那里的红叶有啥新鲜的,我家也有枫树,村子里也有枫树。秋天也红得鲜艳,但哪能与滨江公园的红叶相比。那些村子里的枫树,东一棵,西一棵的连不成片,看上去就象一幅图画,用红笔这里涂一点,那里涂一点,象个花脸娃儿。哪比得上滨江路的啊。评析:这篇短文也是用了对比法写的。他写了滨江路上的枫叶,觉得还不突出,于是荡开一笔写“有人说……”再详析村里的枫树……最后得出“哪比得上滨江路上的啊”。这一比较,使滨江路上的红叶景象更鲜明深刻地印在了读者心中。例文(三):《我的表弟》。我有一个表弟,今天8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他家离我家不远,他经常来我家玩,他可爱又调皮,他与邻居那些孩子相比,那些孩子到我家来,也带着微笑,但表弟一进来就象一个耍狮灯的笑和尚进了门。我见了他说:“笑和尚来了,那孙猴子呢?”他笑得更加灿烂了。邻居家的孩子到我家来玩,一般是坐着聊天,或小走动观看花园里的花,而表弟则是象坐不稳的光屁股人。这个凳子上坐一下,那个凳子上坐一下。一会儿去看花园里的花,一会儿去观赏鱼缸里的金鱼。我家的树子,别的孩子从来不会去爬,可表弟一来,那些树就成了他的体育用具了。他去这棵上打秋千,又去那棵上当猴子,有时还学鲁智僧拔树的样子使劲地拔,嘴都歪起了。树上爸爸随意地放了一个瓶子在权杈上,他也拿它当靶子,用他自制的纸折的飞镖去射击,别的孩子从来不会舞弄的,但表弟调皮归调皮,他从不弄坏家中的东西。看见蜿放在桌沿上,他要去推一下,说这里容易掉地下,要放在桌子中间,妈妈都表扬他,这娃儿懂事。我的表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评析:这篇短文也是用了对比法。把表弟与邻居孩子进行比较描写,就很好的突出了他的性格特征。同时他让人了解到了邻居孩子的一般性格。例文(四):有几个青年人,在当地一家企业打工,个个当了小管理员,月薪不菲,穿得西装革履。一天,在一个饭馆,这几个年轻人在这儿等一个人,等谁呢?等他们高中时的同学,他长期在外打工,听说这几年回乡了,不知在干什么?听说他今天要与他们聚会,叙谈旧情。他果然准时来了,不过他不是这几个年轻想象中的那个模样。穿了一身军人迷彩服,穿了一双军用胶鞋,戴一顶迷彩军帽,这几个人开始说话了:“这些年不知你是咋搞的,还以为你混得象模象样,原来混成这个样,还是个打工仔。你看看咱们哥几个,在当地一家企业搞管理,月薪比你高得多。你这样子也配与我们聚会,我们各人给点钱给你,你走喂。别在外面说与我们是同学有关系。”这时他发话了,你们在哪家企业搞管理,当他们说出后 ,他说“原来是我手下的人,发了点小财,就瞧不起同学了”。“你手下的人,你算老几?”这时,他打了一个电话,不一会总管来了,说:“总裁,你找我”。“是的,把这几个人给我除名”。“为什么?”“别问为什么了?照办就是了”。那几个人才如梦方醒,苦苦求饶,但也晚了,总裁不会改变主意了。这就是发了点财就不知自己性啥了,这就是狗眼看人低的下场。评析:这篇短文写得很精彩,但其中就得力于对比法的运用。在穿着上进行了比较,在职务上进行比较,在语言上也进行了比较,在结局上也进行了比较,所以才有了如此精彩的效果。对比法,可以在作文中插入训练,即在一篇作文中进行局部训练。在局部情节上使用比较法,也可以专门训练。即通篇作文都用比较,或主要用对比法,就象以上所举那些例文一样。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生作文例话》重庆出版社(1998)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