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鳌陵乡九年制学校 620500)
【摘 要】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中思想行为是受道德与法制影响与制约的。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要对学生实行有效而良好的教育管理,将道德法制深入学生的内心是基础。
【关键词】 道德法制 教育管理
道德与法制既然是教育管理的基石,那就应把道德与法制的理论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应试教育时期有一种现象,即思想政治课着重于应考得分,因这门功课在中考是纳入总分的。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行动。但却把掌握理论当作了学习目标的全部,而淡化了行为的落实,淡化了塑造灵魂的目标。在这种教学理念下,便出了理论背得滚瓜烂熟,行为不沾边的学生,那时曾经有个学校,有个学生各科成绩皆优(包括政治课成绩),但临近中考了,他却因盗窃别人财物而品德不合格而中考落榜。这就是应试教育在思想教育上的弊端,也是对学生思想管理失败的原因。
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这些素质包括知识素质、思想文化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从这些目标出发,理论必然联系实际,联系的实际应是多方面的,各科教学的实际,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但主要应归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际,下面就从道德与法制教育怎样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作些探索。一般说来,道德与法制教育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在懂得的基础上,对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能自觉遵守。即使自觉性差的时候,也响鼓不用重锤。但如果让学生在民主与法制的框架下参与各项管理,岂不更能提高管理效率。例如,班上的规章制度,如果由教师写出来贴在墙上,未尝不可,但这样学生就是被动的执行者,如果由学生们自己讨论制定规章制度,不完善再由老师指导补充,或者修改。这就是毛主席说的“从群众中来”,“民主集中”。这也是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过程参与,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班干部的选择上,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老师指定,一种是由学生们选举产生。
一般说来,老师指定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在学生中是有威信的,由学生选也会选到他们的,但由学生选是实行管理民主的体现,学生们觉得自己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学生们更愿意接受那些同学的领导。这也是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内容之一,即在学生中树立民主集中的思想。又例,在进行法制教育中理论是课本上的,但实际是学生生活中的,是社会规定中的。开展法制学习活动,就要发动学生收集社会上和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好人好事,违法乱纪的现象。在收集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受到自我教育,有个教师在开展这一活动中出现了很好现象。如有个学生在学校组织纪律性不太强。迟到早退都有,损人利己的事也有。一个星期天,他去社区网格员那儿进行口头了解,从那里听得不少故事。其中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个社会无业青年,一天被人出钱顾他去一座桥口拦车收费,说这座桥是由几块大石头搭成的,这几块石头是由当地的一伙人自己出钱买的。应把石头钱和人工钱收回来,他受顾于人去执行了这个任务。结果被司机们告到交警处,在处理过程中,他才知道,那桥的石头虽然是那伙人买的,但早已由镇政府付给了钱,已叫他们不要再收过路费了,可是那伙人却一直收了10年,这次扫黑除恶正要清理这伙人呢,而他被人当枪使还蒙在鼓里。经过这事,他明白了,这是自己平时法制意识淡薄的结果。他没有想到公路是公共之路,是政府在管理,怎么会由私人收取过路费呢?”听了这个故事,他的法制意识增强了,如果不加强法制意识,不努力学习法制知识,也许以后出了学校,也会被不守法的人利用呢。想到这里,他记录下了这件事,还有个学生,他在收集违法事件中,发现自己父亲在收割稻子时,私自从野外高压电线上搭上电动机的电线,带动打谷机打谷子,由于他平时学习法制知识十分认真,马上意识到这里私拉乱接电线的违法行为,晚上他向父亲宣讲了这种行为的危害性。父亲表扬了他的法制原则。改正了这一行为,虽然是自己父亲做的事,他也把这事记录收集起来,以求在班上使全体同学都知道。他的行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通过收集活动同学们的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守纪律的同学也提高了认识,这也是强化法制教育的自我管理的形式之一。又例:学校分给班上的清洁区怎样安排才做得最好。思品老师给班主任出了个主意,让班干部们自己去组织安排,锻炼管理能力,划片包干,由值周生检查验收。这样,效果出来了,每次学校检查都得优,比原灰大家齐参战,责任不明确的效果好得多。又如号召学雷锋做好事,思品老师应趁机检验同学们实践的效果。指导方法是由学生在一星期至少做一件好事,并写成经过交上来,为了有内容可写,他们就一定要做成一件好事。例如有个同学星期去城里办事,在街上看见一个人的背上有模糊的字迹。他仔细一看,上面写的是“他是个痴呆人,请按下面的地址帮我送回家,一定感谢。”他于是暂时放弃要办的事,找了一个三轮车和他一起到了他的家,家里的人要酬谢他,他婉言谢绝了。他在写的做事报告中说,这是第一次对陌生人做好事,亲自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因为做好事会获得赞美的眼光和感谢的语言。这是平时没有的感觉。评析:这种德育活动,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将道德思想落实在行动上的好形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培养起了好的美德,学校的管理就十分顺利了,这就是德育与法制教育是管理的基石。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广州教育学院(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