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幼儿语言教育的弊端与对策--作者:杜晓芳
(四川省仁寿县禾加镇中心幼儿园 620581)
【摘 要】语言是从事一切工作的必备交往工具,幼儿是语言教育的启蒙阶段,要提高教育效率,必须有良好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幼儿语言  方法
   语言是从生活的交际活动发生的,幼儿的生活圈子,一是在家中,一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应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机会让幼儿学习语言,但在收集各地的教育信息中,发现在如下弊端。即“1、把语言课与其它科目割裂开来。2、不重视与家长沟通进行语言教育。3、幼儿语言教育小学化,等等。”刚才说了,幼儿语言是从幼儿生活交往产生的,但幼儿的生活不仅在语言课,而且在各学科活动中,所以要利用幼儿交往的一切活动让他们有意地学习语言,而不是毫无相干的自由运用语言。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语言课是语言的理论与实践的示范课。
   课堂上有老师的示范,有师生的互动,有学生的互动。但语言运用的大量场合在除了语言课堂之外的空间。那么怎样让幼儿们在上其他课或自由活动中有意地学习语言而不是毫无相干的学习呢?并不是别的老师上课,语言老师也去上课,这是不可能的。但语言是具有综合性和通用性的特征。在每一学科学习都要用到语言,幼儿语言能力的强弱也要影响到该学科的教学。所以语言老师应与各学科老师沟通,让各科老师发现幼儿表达有问题的地方,多留意一点并记下来,交给语言老师。语言老师汇集起来,又在语言课上进行解决。这样,语言教学就与各科教学融合起来了。有个幼儿上音乐课时经常有表达不准的现象。在语言课上,老师提了出来进行示范纠正。那个幼儿说,嘿,老师是怎么知道我在音乐课是那样说话的呢?这就说明引起那个幼儿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纠正。这是利用一日之中的一切机会让幼儿学习语言的方式之一。
   但还有其他方式。如语言老师上了语言课不能就完全无事了。可以抽时间走走看看听听。如幼儿在做游戏,语言老师从旁观察他们表达交流有什么语言毛病。幼儿们在各个活动角里有很多自由对话,语言老师也可以从旁听听有无语言毛病。语言教育还可以扩大到校外。素质教育理论中有“打破三中心”的说法。即打破“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教师也要打破课堂中心,在幼儿园之外的各种场合,只要有幼儿活动,就可以有意观察,倾听,他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规范的地方。如在游公园时,有位幼儿语言老师看见几个幼儿在与他的父母谈话,幼儿指着那些花儿问叫什么花,父母一一告诉了他,但他们一时把那些花名说不准音。这位老师就暗中记了下来,在语言课上,就又有了生活中的生动例子了。幼儿们的思绪被老师的话引到游园天地里了,去回忆自己也曾经说不准哪些话,从而增强了对生活语言的兴趣和重视。
   第二个问题是应重视与家长沟通,达成幼儿语言教育中的一些共识,有利于语言教育。现在的家长再也不是几十年的家长了。那时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懂教育。现在的家长们至少都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他们从网络上,书籍上,电视里都获得了不少关于智力早期开发的理论信息。于是有的家长便在幼儿未上幼儿园时,就教他们学习古诗背诵古诗,教他们识字等。若是智力超常的儿童,这样的早期开发未尚不可,但对大多数幼儿来说是不适合的。因为它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搞了不适当的超前教育。不能达到使幼儿乐学的目的。
   第三个问题,幼儿语言小学化。从各地的情况看,有的老师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用作幼儿语言课本,其用心是顺应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急于早期开发语言智力的心情。家长们不知道,早期语方智力开发也要能与幼儿智力和心理的发展基本一致,太超前了,什么也学不到。因为各年级教材的编写是有生活情境的,幼儿们未经历比他们大的生活经历,对那些问题的理解是十分困难的,让幼儿们快速去经历那些事情也是不可能的。家长们在家里那么做,老师应予从教育方法予以开导,而老师这么做就更应予以纠正了。还有一个问题应予强调,那就是情境教学,这是所有老师都在运用的一种方法,语言的发展必须是在生活情境中才有可能。如果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与谁对话呢?自言自语说话的情况也应有感而发。这种感是所见事物,或是所想的事情,而所想的也是生活情境。所以用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就要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为主体就要充分激发幼儿兴趣。激发兴趣的方法,创设情境是有效途径之一。能激发幼儿的情境又必须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或场景。童话故事的情境是幼儿喜爱的情境之一。
   有位老师为了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创设了生动的对话情境,上课了,他对幼儿们说,今天我要从森林里请来一只大灰熊与你们对话。大家表现出了极大兴趣。老师走出教室,马上走进一个头戴大灰熊面具的人进来,对幼儿们说,小朋友好,幼儿们回敬大灰熊好。请你们告诉我你的家住在哪里?幼儿们就各自说出自己家的住址。如某某社区,某某住宅,多少幢多少楼多少号。“我请你到森林里来玩好吗?”“我们一定来”。随即大灰熊又拿出一个苹果,问“这是什么?”“这是苹果”。这时大灰熊指定一个幼儿与他对话。大灰熊把一幅大图画挂在墙上,指着图上问,图上有些什么?同学们鸦雀无声,静听着那么幼儿怎样回答。只听那位幼儿说,图上有树林,有高山,山下有水。大灰熊问幼儿们他回答得正确么?大家纷说“回答得正确”。
   评析:这种形式有如下特点:一是创设了幼儿们喜闻见乐的童话情境,把他们的思绪带进了他们从图画书上看到的,从电视里看到的,从外婆嘴里听到的,如此种种情境中去了。于是他们十分乐意与大灰熊对话。二是在对话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还有一种语言学习形式,让幼儿们对别的幼儿的语言进行评判。例如老师用摄像机拍摄那些有幼儿对话的场景。比如课间,有几个幼儿在草坪上玩,他们的动作,他们的对话一一被拍摄下来。在教室里的屏幕上播放出来,听听他们的对话,哪位幼儿说得流利,那位幼儿说得笨,幼儿们会七嘴八舌地发表评论。这就激发了幼儿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把话说得好听的积极性。但拍摄的画面场景不能拍本校的灰头土脸的,那将是对幼儿自尊心的损害。
   又例:说话表演是激发幼儿说话的又一途径。这一活动应利用示范效应,即先把话说得好的几位幼儿进行排练,让他们上台表演,即各说一句话或一小段话。有位幼儿说“今天我挨了妈妈一顿打,没打痛”。逗得大家都笑了,诸如此类的话,把下面的幼逗得都想上台说两句。
   总之,充分利用幼儿日常生活说话的机会,让他们大胆的说。这样就会由不规范练习到逐渐规范。
参考文献
[1]  《幼儿语言教育谈》团结出版社(2006)。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