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小学生如何运用平时积累写好语文作文--作者:杨小丽
(四川省仁寿县小龙人特长教育学校 620500)
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一件事,我们不能要求太着急,如果平时大脑里没有记住一些东西,要想一下子写优美的文章,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要求过高或过急,小学生反而写不好。小学作文一般都是写一个人和记一件事,有时写人也是通过写一件事情来呈现他的外貌、心理、性格等特征,而不是只描述人的外貌。要想写出好作文,平时的基础和积累必不可少,记的东西太少,肯定就写不出来。但是有时候,学生积累的字词句等还是比较多,但是一到写就写还出来,或者不能够灵活地运用,而是对模板进行机械照搬。
在鼓励学生积累字,词,句的时候,要避免全文或全段原文照搬,小学生要在平时积累自己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挖掘生活的小故事、积累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感情色彩下的各种感情,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素材,慢慢地把自己所学的运用到写作文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质变引起量变的过程。
1.随时随地积累细节
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我们是经常会遇到的,或者有意义,特别的事也是会经常发生,随时可以叫孩子用笔记本记录下这些美好的东西。加强积累,贵在坚持。 
让学生随时准备一个记录本,以一周的工作日为基准,每天用几句话,记录“生活中最精彩”的事,各种感情色彩的都可以,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就会感知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写作素材可以用。每周记了哪些素材,学生加以整理,本周他就可以写一篇与之相关的话题作文,就地取材地写出好的作文,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充分运用积累的素材来丰富作文内容。每周学生积累了,他们的写作也用了这些素材,学生就渐渐明白,日常积累的材料和作文是密切相关的,达到了学以致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确认作文和生活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离奇乱写一通。
例如,在星期一语文课时,留守儿童张华因上课精神状态不好,没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讲,被老师批评一顿,他因此感到委屈,闷闷不乐,下来就哭了,后来老师才了解到,原来张华爷爷在周日晚去世了,他属于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又在北京打工,周日晚他忙前忙后,可操了不少的心,觉也没睡好,但周一又要上课,他怕耽误课程……。老师知道原因后向他道歉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表扬了他的担当与自立,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这个星期,张华同学就可以把这些素材记录下来,以“自立”为话题来展开写作。班上其他同学可以以“向榜样学习”等为话题展开写作训练。
2.有目的地积累基本功
在自由积累素材一段时间后,学生对所记的东西的筛选和取舍就有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就可以有意识主动地参与或者创造活动,为写作文积累更生动的素材。例如,学生在学校积极主动、用心取得好成绩,深受老师的表扬,这种心情就可以记录下来,运用到写作中。在学校帮助同学,这样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感觉也是一种作文的积累。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执与矛盾时,心情肯定不好,这种心理学生又可以运用到作文中去。比如在学校,不时的会遇到一些伤心事,这种感情又如何运用。各种时刻所遇到的各种情景,就是各种素材,这种记忆和感受会更加深远,一旦到了写作时,还害怕没有话可写吗?
这样的积累每周都围绕一个主题,每天积累的素材不是假想的而时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印象深刻,这样就不会无话可说或者废话连篇,文不对题。这样也会让学生明白,发生真实,如实体现,完善呈现,“做”和“写”是相辅相成的。
3.积极主动地积累语言素材
围绕“感恩”,在生活中体会感知与感恩有关的素材,感恩每时每刻都在身边,对父母的感恩,对老师的感恩,对长辈的感恩,对同学的感恩,对社会的感恩,以及对身边第的人的心存感恩,每天积累一点点;接下来的一周又围绕“刻苦努力”积累素材,每天向身边的同学努力学习,向书上的榜样学习,也可以电子影像视频中的优秀例子学习,一个星期积累了几个材料。再下一周再挑选一个主题为积累的内容。这样一来,就会越记越多,在写作的时候信手拈来,不可不为美篇。
在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量和素材积累经验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材料,也可以从以往发生的记忆中调动材料,还可以在跟伙伴的商量讨论中获得材料。总之,要给学生一个搜集材料的时间和过程。有了搜集,而后才有选择。有了比较性选择,就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知道恰当的素材对应恰当的作文话题,好的材料对好的作文的重要性。
然而,写作的素材已积累起来和写成一篇优美的文章,这两个环节并不是水到渠成的,要经过不断的反复实践,熟能生巧。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把平时的积累当作习惯,学生才能从“积累”转化为“能力”。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儿,写作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正如有句名言所说的:“老师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背后要一系列,一阶段的实践去消化它”。我们尤其要谨记: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会了;学生一定要在练中悟,悟中练。
4.重视实战操作演练
经过反复的实践和不断的对素材的积累,作文和素材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使得学生心中有底,心中有想,得心应手。知道了素材与生活息息相关,素材取自生活,生活每天也因此过得精彩。
通过前面的不断反复的练习与积累,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基本功了。实践能力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高,考试时就不可能无话可说,他们就可以自主选择作文考试题目,在审题后,他们可以从以往写过的作文里,寻找可以转换的素材。每周的素材里往往有比较典型的,从中选出来写成作文。还可以从每天记录的素材里去寻找素材。平时对所记的素材加以分类、整理,随时备用,归类,脑子里的材料在大脑的硬盘里,各归各类,提取就容易了。最后,要多向同学学习,从同学的好作文中寻找素材。在他们的写作中寻找灵感,这些也可以储存起来。
总之,要写好一篇作文,是需要平的积累和扎实的基本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写好作文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