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体育教学中对特殊学生的特别指导--作者:毛 超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武阳镇初级中学 620860)
【摘 要】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体育训练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特殊学生,这时应因材施教,制定特殊的指导方案。
【关键词】 体育  特殊指导
这里指的特殊学生有几种情况。一是性格特殊,如过分好动与过分好静,二是身体有病,针对前一种情况,某些老师的经验值得借鉴。
例:某校有个特别好动的学生,据说他在未入小学时就有多动症。有一次他初次到他一个长辈的办公地方去作客。一进屋就四处八方这里翻翻,那里找找。不知找什么好玩的东西,结果一样也没找到才坐动不动了。按理说,初到一个陌生人家有些拘谨,但他好动惯了,控制不住。上体育课,只要小组活动内容一宣布,他总是第一个跑出列,分发皮球,他也第一个抢到手。冬天跑晨操,他嫌运动量不够大,路过花台,便跳上花台去又跳下来,难道他不懂纪律吗?懂,但他把这点纪律不当会事,因为他太好动了。针对这个学生,体育老师采取了特殊的训练方法。1、精神克服法,即给他讲邱少云在朝鲜战场遵守纪律的故事,给他树立精神榜样,使他从思想上对好动行为进行克制。比如跑晨操事前就告诫自己不要违纪。有了思想的警惕,犯错的次数就越来越少,而且绝迹了。2、能量施放法。这种方法对一般学生也许是体罚,但对这样的学生却是因材施教。如事前约法三章,在违法后叫他跑步多少圈,或做多少腑卧撑。并明确告诉他这不是体罚,因为你的能量过剩,应自觉加强施放。这样他就会心甘情愿地实行。有一次他在玩皮球时,一脚把一颗排球踢到了隔壁的信用社天井里去,砸伤了一株牡丹。起信用社的人到学校交涉。这次除了让他认错,还叫他跑10圈操场。但他认识到自己错得太出格了,自觉地跑了15圈。每节课下课后跑2圈,上午放学后跑10圈,另外再找时间跑1圈,这样既是能量释放,又是纠错措施。以后他再也没犯同类的错误了。对性格过分好静的学生又怎样指导训练呢?那就是群体激活法。体育课都是群体活动,难道不是群体激活吗,还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常规课堂是一般群体活动,还有针对特殊学生的特别形式。比如每次分组活动,他不爱好的活动就放弃,跑到一边玩手机去了。对他的这种情况进行分析,顺应他的爱好。如一个这样的学生爱好乒乓球,每次分组都特别把他安排进乒乓组。另有个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不愿参加,就专门组织了4个他很玩得来的同学约他一起玩。这样,他逐渐找到了群体活动的快乐,反而觉得一个人独处很孤僻了,以上是对性格上的特殊学生的体育锻炼指导。对身体有病的同学又怎样指导呢?先举个例子再作分析吧。某班有个同学,身体肥胖,行走都不利索,同学们称之为肥仔。他上半年新学期刚开学就患了急性肝炎,于是休学一学期。临别时,体育老师交给他一个信封,问里面装的什么,他不回答,说是锦囊妙计。同学们出钱顾车把他送回农村的家,一学期过去了,虽然下学期他要到下一个年级上学,不能与原班同学一起了,但原班同学对他有很深情谊,于是他也由几个同学坐车去接他。在同学的想象中,他虽然已病愈还调养了几个月,但以他原来的体态,应该健康不到哪里去。浮肿的身体,行动不利率,还是那病态的肥仔。打电话一联系,他叫同学样在家旁边的山下,徒步登山上去,这山大约有一里的垂直高度,盘山路约三里多。他们沿盘山路上山,这路是土路,时儿有坑,时儿有陡坡,极难行了。想不到这病肥仔还能上去,不知是谁把他背上山的啊。但到了山顶一个草坪里,却见不到肥仔,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标准身材的人,精干壮实,大家一看,正是他。但大家都不敢相信,几个月的时间,他怎么康复到正常的体态了。看他早就在草坪里搭起了石灶,在煎玉米粑搞野炊了。粑煎好了,大家边吃美食边听他讲这半年锻炼身体的经历。他说,他遵照体育老师信封里的锦囊妙计进行锻炼。他的急性肝炎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个月就痊愈了,但肥胖病仍缠着他,他就按照信封里的方案,每天晨起登山锻炼,起初因为肥胖,只能登上三分之一的高度,一个月后能登一半高度,这时体重减了20斤,二个月后就能登上山顶了。以后一直坚持不懈,直到现在,体重减到了正常值了。心脏负担减轻了。由于锻炼,血液循环增快了,肺活量也增大了,走路再也不气喘吁吁的了。吃完午餐,休息了半点钟,同学们在草坪上跳起了迪斯科,那位同学也参与其中,他跳得丝毫不比他们差,跳毕,他还特别表演了这几个月他自练的初级长拳。那娴熟的动作是那么灵活敏捷,那英俊的姿态是那样美丽,有的动作有如金鸡独立,白鹤亮翅。这充分说明,对特殊学生的特殊锻炼指导,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因材施教的方法,是从体育走出的健康之路。又例有个同学因车祸伤了一条腿,出院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但体育课上不上呢?那要根据那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而定。这也是因材施教,经那个同学自我感觉,认为可以上体育课,但不与同学们一起搞各类活动,实行自由参与,自由活动。体育老师同意了他意见。上课时,他专门找个地方练他那条腿。自己按摩,用振动器振动,或沿操场小步慢走。他说,在群体活动的课堂氛围下,他可以感受到集体氛围的快乐。看见那些跳高的同学,是怎样不断地争取更高的成绩,就受到了不断提高的思想熏陶。看见那些练习攀援的同学,他们的技巧和精神,又使他受到了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引导。这就给了他勇气和力量,促使他坚持锻炼使病腿早日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对特殊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特别指导,是因材施教的体现,是面向全体的原则体现,是使特殊学生得到特别提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团结出版社(2004)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