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里仁镇九年制学校 620564)
【摘 要】作文素材的来源有多种:媒体、观察与体验。在几种素材来源中,体验是第一位的。
【关键词】 作文素材 体验
要谈体验,先谈各种素材来源的依据。媒体包括阅读和听,看视频。阅读以课外书籍阅读为主,书籍是知识的窗口,听听广播,听人们口头传递信息,视频如电视、电影(兼有观察的作用)。但这些都得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若没有丰富的生活基础,很多知识读不懂,听不懂,看不懂。再说观察,观察要有效果就必须是有意观察。但即使是有意观察,也应以生活经验为基,看见一个人在路上走,要能通过观察了解其身份,心理状态,没有与这些人亲自接触的体验,是得不到那些东西的。
所以体验是第一位的。现在就谈体验。体验就是亲自参与某项活动,进行感受。在校学习是体验。在家是体验,参与社会活动也是体验。体会活动是广泛的,但学生要根据年级的不同,年龄的大小参与体验。也许有人会说,在学校,在家里都是体验,这些体验就足够了,还要社会体验做什么?这种说不正确,在学校学习文化,文化中的知识无一不是社会生活中的内容。课文中写到城市、街道,你没去过城市,能理解吗?假如你是常住城里的学生,没有下过农村,课文中写到农村,写到农民,你能理解吗?也许又有人说,世界那么大,不能事事都去体验吧,何况还在读书呢?前面说了阅读与观察是素材来源的渠道,但依托是体验,只要有了有当地的体验,就可以通过观察与阅读及视频来获得素材。因为人类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地理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等。比如在视频里看见非洲的人,住小土房,过着简单的生活,从事简单的劳动。这与我国穷的时期有相似之处。听老人们讲过过去的事情,接触接触那些还没有脱贫的人们,对非洲穷人的境况就看得懂了,无须要到非洲去体验。既然学习知识是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是密切不可分割的,那么就不能只把自己关在学校里读书,而不去接触社会。也许又有人说,读书占去了那么多的时间,那有时间去体验社会生活。时间有的是,看你去不去利用。如一星期有两天休息日,一年有寒暑假。只要利用好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体验到不少的内容。例如作文常见的内容有赞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都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还有不少体现在各类宣传媒体上。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护公物,爱护环境,尊老爱幼等等。但这些内容不可能都要在校内的学习生活找到素材,而要广阔接触社会才行。所以初中及小学生都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及价值观。
例(一),有个学生为学校的墙报投稿,编辑要他写一篇助人为乐的文章,内容不限于学校生活。他就打算从广泛的观察与体验中找到最好的素材。最好从亲自的体验中去写。因为助人为乐的“乐”字,只观察是写不深刻的,必须有自身的体验。一个星期天,他去城里观察生活,适时参与体验。他走到一个银行外面,看见警察与一位老人在交谈什么?他走近一听,原来是这位80多岁的老太婆刚从银行取出了一笔钱。这笔钱还不少,整整5千多元,家中无子女,是独自出来办理的。警察怕他出事,主动提出护送老人回家。这令人感动的一幕把周围人的目光都聚集了起来。这是个很有意义的助人为乐之事,我何不参与体验一番呢?于是他向警察叔叔出示了学生证,愿意一道护送老人回家,学习警察叔叔的精神,体验助人的快乐。警察叔叔同意了他的请求。三人坐上警察的巡逻车,穿街过巷把老人送到家门口,她老伴早就在家门口等她回家了。看见由警察和一位学生护送她回来,心里十分的感激,要警察和小学生进屋小坐,喝杯茶,警察称要去值班,表达了谢意,开车走了。而这位学生却推却不掉老人的挽留,进屋小坐。老人给他倒上开水,这时他仔细地看着两位老人,老人全白的头发下,两张笑脸象老树上开出的新花。那体现岁月沧桑的皱纹象荷花池里一圈圈波纹在荡漾。他看见老人用瑟瑟发抖的手把一杯热开水送到他的手上,这位学生感受到了老人感激的情感。
他不由得回忆起了自己与爷爷的一件事。那是有一天,他放学回家,刚回到家门口,就发现爷爷上阶梯不那么灵便,便上前搀扶着爷爷。爷爷安全地进到了屋里,对他说“我的乖孙子,真懂事”。说着脸上笑开了花,他心里十分高兴,充满了幸福感。想起这件事,看着眼前的两位老人,他们不就是象自己的爷爷奶奶那样的心情么?他进一步感受到了尊老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他想,我要把这件事写成文章,题是“助人的快乐”。他心里已有了成功感,因为有了真切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定会写得很成功。他又感受到了体验生活的快乐。又例:有一位学生要写一篇体验农民劳动的快乐的文章。可是自己没有农村劳动的生活经验,只是看到过农民种地的情景,这样是写不深刻的。他想起了那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要去农村亲自参加一上午的劳动,体会这首诗的意境。于是他去到一位表叔那儿。表叔听明来意,带他地里锄草。锄草还不是简单的事,锄要怎么拿,身子要怎么站。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他干得汗流浃背,头上的汗珠滴在泥土里,还没日当午,汗滴就和下土了。他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他知道他的文章一定会写出高质量的,这就是体验对于作文素材的作用。强化体验的方法很多,但写体验笔记是最好的办法,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