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谈中学地理素质的培养--作者:樊仁中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 620500)
【摘 要】 地理是自然科学性质和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所以教学地理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状况。培养热爱祖国热家家乡的情怀,这就是学生地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地理  素质培养
传统的教学是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而素质教育必须打破学科中心,知识本位,又是与应试教育的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三中心)相一致的,所以要培养地理素质就要打破“三中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于需要。在一个班里,要面向全体激发兴趣,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心理状态中,对将来的事业有地理志向者,激发兴趣是响鼓不用重锤,不待扬鞭自奋蹄。对这部分学生,给他们树立一些榜样,会坚定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更努力地学习。有位老师讲了一个故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有位大学地理系的毕业生杨某某,他一毕业不急于去联系工作,而是沿黄河从上游到下游,进行徒步考察,提出综合治理黄河的蓝图,并有具体的规划与措施。把一份考察报告提交给省市有关部门,受到了很大的重视,认为是一份很有价值的成果。我们可以预见,这位毕业生必定不是普通的地理毕业生,而是有宏大志向的人。他必将成为一位有卓越成就的地理专家。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一定会设计出更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还可以想见,在设计地理运用蓝图中,综合性的知识会在他的思维中纷纷呈现。地理环境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智慧圈等知识,都一一地鲜活起来。把这些知识与考察的实际地理资源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最终设计成功。后来又有人以他为榜样,关心家乡的发展。是说有两个同学都是地理受好者。高中毕业后,一个考上了大学地理系,一个考上了大学物理系。每到假期,他们就结伴亲自对家乡的一条大河进行考察。地质结构、水位落差、常年水流量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设计出了一个蓝图:可以在这条河上搞航行发电工程。这个设计受到省有部门的高度重视,据说那地方,现在正在投入航电工程建设。原来的桥梁也折旧建新,与航电工程配套。这个工程应该说与那二人的初步考察不无关系。这二人就是既有地理物理专业知识,又有热爱家乡的满腔热情。这又可以追溯到他们读书的地理志向,其中就有老师的功劳。老师的功劳在何处,在于实施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在老师的主体作用下,让学生主动发展,采用启发式,引导、点拨式,师生互动式,讨论争辩式。
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所以他们才能立下志向,读书成才,他们才会在读书期间就关心家乡的发展,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进行考察。以上故事必定会成为那些学生的榜样,必定会激发起更浓的兴趣,更大的热情。上面是谈对有地理志向的学生的兴趣激发。那么对于一般的学生,又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激发兴趣呢?仍以兴趣来于需要的道理来解决。他们虽不是有远大志向的地理爱好者,但无论将来干什么工作都需要地理知识。这是每个同学都有的需要。不过这种需要比较模糊,需要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使其清晰起来。这方面可以由老师讲解,也可以发动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讨论,达到自我教育,教育大家的作用。比如在新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曾发生过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的事。带着这个问题去收集实例,学生是会感兴趣的。因为前车之鉴,可以为后人的教训。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收获不少,有个学生的材料是这样的:有个生产队把一些河坝的土地卖给别人开发资源,别人拿到了土地,就深挖沙石卖给建筑行业,挖成了一个个深坑。人走了,留下无用的深坑,常年装着死水,不能种庄稼了,卖的那点钱早已用完,子孙后辈吃什么?对学生收集的这条资料除了说明过度开发资源得到了自然的惩罚外,还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有人开窍了说,说明在获得眼前的利益时,忽视了可持续发展这个原则。结果就不能持续发展了。老师表扬了他的分析。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也是打破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开辟第二课堂的结果。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差等生,在教学方式上都可以让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生动方式也是有的。例如:讲世界季风气候,中国海疆的分布等等。传统教法是教师中心,重知识传授,讲得学生兴趣淡然,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先让学生自学自写材料自己说。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成就感强,他们被逼上梁山必定会认真自学,认真自写材料,最后表现在说上。尽管这样也必定会有不完善之处,但这是好事,经过了努力暴露了问题,这就是难点,应予重视突破。所以应肯定学生的发言,保护其积极性。又例: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很抽象。由于教具不齐,无法在课堂上演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但高中学生毕竟是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可以布置他们课余自制这种教具,可以几人一组,二人一组,也可以单独操作。制作中,可以以电动机作为动力,也可以以手摇作为动力。里面还涉及到传动装置,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速传动,变速传动,同方向传动,变方向传动等等。学生必须动脑动手,主动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数学计算知识,几何知识,物理学原理,地理知识,运用进去了,对学生既是挑战也是锻炼。必定会激发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有人说地理难学,也就不难了。如高一地理《宇宙环境》,需要掌握的就有41大点,重点有11个,7个大难点。但有了兴趣这位老师,又就变难为易了。学生的地理素质也就容易培养起来了。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