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介绍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在线投稿 诚邀编委 获奖情况 期刊浏览 
滚动公告
主    办: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
          科学教育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1001-3989
国内刊号:CN11-2679/G4
编辑出版: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社
网    址:http://www.xdjsjyky.com
投稿邮箱:xdjsjyky@126.com   xdjsjyky@163.com
 
友情链接
 
谈幼儿游戏活动--作者:蒋玲英
(四川省仁寿县幼儿园 620500)
【摘 要】 如果说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而幼儿则是花芽。花芽需要细心呵护使其成长。游戏活动是呵护的生动形式之一。
【关键词】 幼儿;游戏
什么是游戏,很难用一个定义来表述,但却可以说出它的特征。即它是一种有简单生活情境的放松心情的活动。游戏是快乐的。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心理特征的游戏,其活动内容和活动强度不同。幼儿游戏是为适应幼儿年龄和心理特征所设计的情境活动。游戏虽是生活情境活动,但里面又蕴含着精神熏陶,智慧的启迪,所以在幼儿园,是寓教于乐的形式,占有重要地位。怎样进行游戏教育,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教法。
放羊式游戏认为游戏是幼儿自主活动。只要为幼儿提供了简单的玩具和环境,估计不会出安全事故,就放手不管了。认为游戏是解决教师紧张的活动,教师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这种认识与教法与八十年代的乡村幼儿园差不多。妇女们劳动繁忙,无人帶孩子,于是生产小组抽一名会哄孩子的人,把大家的孩子聚在一起,教他们唱唱歌,跳跳舞,吃吃糖果。他们自由活动也行,只要不哭不闹就行。那种简易幼儿园当时确实也为农业学大寨解决了妇女的孩子拖累问题。但那是条件不允许,是因陋就简的举措。好像延安时期八路军战士学写字一样,没有纸,就用木棍在沙盘上写字。但新中国成立了,经济好转了,教学设施好了,还能那样教学吗?老人们对当时的乡村幼儿园的回忆,现在永远成为美丽的故事了。现在的幼儿园,师资条件,教学设施,今非昔比,鸟枪换大炮了。放羊式教学可以休矣。了解各地的情况发现,克服了放羊式教学,又出现了教师中心式教学。曾有一位幼儿教师搞观摩教学。设计的游戏是以教师为主体,幼儿们都是配角。这是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吗?我认为展示本人能歌善舞的才华才是目的。应该是幼儿为主体的游戏,才能愉悦身心,开启心智。还有一种是导演式游戏,好像拍电影一样,导演根据剧情安排人物角色。让他们进行角色去表演。这样,每个演员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必须读懂剧中的人物。人物的行业,地位,心情,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非当游戏了之。英语教学中有演英语短剧的活动,那也要学生进入角色,但主要是为了训练语言表达。而幼儿游戏不应有这种拔高任务,即以成人眼光设计游戏让幼儿去演的游戏,那只能使幼儿感到疲惫而减少快乐。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游戏教学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同仁们形成了如下共识: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种主导又与小学或初中高中的主导不同,因为那是正规教学活动。精心备课,每个环节都考虑,总之目的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发挥主动学习精神。而幼儿游戏中的教师主导作用,应放在游戏设计上,以及教师平等的参与上,示范引导上。例如,一个老游戏丢手帕。有位老师把它设计成表演剧。让一些幼儿故意扮演警惕性不高而被逮着罚节目的角色,这就失去了游戏本质了。游戏不应该是表演剧。讲游戏规则是必要的,教师平等地参考与进去。教师可以故意让学生逮着,大方地表演一个小节目。唱一首歌或者是做一个怪相,但这是起示范作用,是自然得让幼儿看不出破绽。又如,老师一开始来一个开场白说:我只要心中有敌情就不会让人逮着。敌情二字立刻令幼儿产生了好奇感,问什么敌情。老师加以解释,借解释的形式启示游戏的意思。他说,抗日战争时期,鬼子为了捉住藏在村中的八路军干部,派了一个特务在村里的一些出入的道口上埋下地雷。但这一举动被民兵的哨兵发现了,及时排除了地雷。我也要像那位哨兵一样提高警惕,心中有敌情。幼儿们懂了,也把丢手帕游戏与那个故事联系起来,也像老师一样心中有敌情。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们表现出警惕机智,坐着的幼儿力求不让丢手帕的幼儿逮着,丢手帕的幼儿想尽办法出奇制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既紧张又放松。因为那是没有压力的紧张,反倒是一种快乐。这就是游戏的作用。而警惕机智又使他们受到适应未来社会的精神熏陶。如游戏过后,老师问一个幼儿,游戏中你想到了什么?他说,我想要是我将来当了解放军战士,一定不会被敌人逮住。丢手帕的人总想偷偷地在我身后埋地雷,但都被我发现了,我没当俘虏,说得大家都笑了。又如,老师设计了一款游戏。几个人一组,用粉笔在地上画一条直线。说这是钢丝。钢丝是架设在两山之间的河上的。河那边是一片森林,森林里有一个百花园。百花园里什么花都有:有杜鹃花,樱花,海棠花等等。这就叫闯过险关是乐园。在走钢丝之前,老师在视频上播放了一段走钢丝的情景:在两山之间,下面是滔滔河水,一个人双手拿着一根横竿,从容地走过了钢丝。幼儿们看了都十分佩服那个走钢丝的人。所以在地上走钢丝时,他们兴趣盎然。脚不能踏出线外,踏出了线就是掉到河里去了,失败了。所以每个幼儿都十分认真地走钢丝。他们也学着走钢丝人把两手平伸当着竹竿,果然走起来不容易踏出线外,他们成功了,十分高兴。因为受到了闯过险关是花园的哲理熏陶。
素质教育倡导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款游戏就遵循了幼儿好奇,好胜心强,敢于迎接生活中的挑战,要做英雄的心理规律,所以能激发兴趣,使幼儿玩得快乐,在快乐中受到人生哲理的启示。虽然幼儿并不懂得什么是人生哲学,但他们从感性认识上获得了启蒙教育。这些精神种子必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就是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观察他们的活动情况,出现了哪些问题,需要启发他们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也是以幼儿为主体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幼儿活动探索》团结出版社(2003)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版权所有:现代教师教育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2200--18信箱
联系电话:010-56252010 传真:010-56252010 Email:xdjsjyky@126.com
鲁ICP备2021026626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