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宝飞镇小学校 620584)
【摘 要】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实施情境教学,才能使音乐的情感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音乐 情境教学
音乐是人文学科一个重要领域,以审美为核心,通过听觉,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要达到上述目的,就要进行素质教育。新课程特别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从何而来,兴趣从需要而来,音乐是人的精神需要的一部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术是美,舞蹈是美,音乐也是美。不同的是音乐是以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要使小学生听得懂,感受得到,激起心灵的共鸣,就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所教唱的歌曲,并非每一首都在儿童的生活经验之内,那就需要采取一些形式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这样才能理解歌词才能进行情感体验。即使是那些儿童完全能理解的歌词,也应深化理解,进入情感境界,才能受其感染。从心理规律来看,小学生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情境教学就是遵循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形式。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将音乐紧密地联系生活,才能使小学生感受生活。比如“大渡河水浪滔天,嗨唷呵!”为什么有“嗨唷呵”,讲一段划船的情境吧,放一段划船的视频吧。那在河中划船的船工,面对汹涌的浪涛,他们要在逆流中前进,就要用号子统一行动,鼓舞士气,这号子也就产生了。没见过划船的真实情境,总见过拉车的情景吧,车夫上坡时要用很大的力,便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哼唷哼唷的节奏声。有了这种情境介绍,学生就理解了那些声音是劳动的号子,是力争上游的号子,是人们战胜困难的呼喊,唱起它,就有一种对人心的振奋感。唱着它,就仿佛置身于浪涛之中的船上,仿佛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双手握着木浆,热血在奔涌,在用力的搏斗。船飞快地前行,感到一种胜利的欢快。这就是情境的作用。丰富情感体验才能在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这是执行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应充分理解的道理。又例: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有的学生看过,有的没看过,其中的插曲:“一条大河波浪滚,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船工的哨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教唱这首歌,不能当作一般的生活歌曲来理解,要把学生引到那战斗的间歇,战士们的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不是消积的思乡,而是把对家乡的思会作为战斗的动力,只有理解了这层意思,才能进而理解志愿军战士们为保卫祖国而战的崇高境界。但小学生对成年人的生活是陌生的,对战争的理解更是陌生的,那就还是先做第一步工作吧。即播放视频,讲故事,介绍上甘岭战役的残酷性,守卫上甘岭阵地的艰巨性。通过介绍,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上甘岭的战役之中,学生仿佛置身于战争之中,仿佛自己就在志愿军的行列里与他们一同作战。听吧,头上飞机象乌鸦般黑压压地飞来,扔下的炸弹把山的表面都炸成了一尺多厚的粉沫,那疯狂的炮弹雨点般落在阵地上,打在岩壁上,发出振耳欲聋的巨响,让战士们感觉到天要塌,地要陷了,可是志愿军战士守卫阵地的决心比岩石还竖硬。地碎了,岩石垮塌了,可战士们的意志是摧不毁的。人在阵地在,只要还有一口气,他们就要拼到底。敌人爬上来了,他们射出了愤怒的子弹,敌人象潮水般退下去了。战斗出现了暂时的间歇。这时囝地上响起了轻盈的笛音,战士们随着笛音唱起歌:“一条大河波浪滚……”这歌声是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歌,这歌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他们为祖国而战,为援朝而战,是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
在音乐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小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了较深的理解,对志愿军战士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唱起这首歌,就会感同身受,就会激发起革命豪情。这就是情境的作用。由情境产生情感,由情感受到熏陶。又例:有学生在中央电视台看到那些歌手唱毛主席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歌词的磅磗气势所振奋,但对那些句子的意思又是雾里看花的感觉,于是去请教音乐老师,音乐老师在课外音乐的兴趣小组上进行指导讲解。对词中学生生疏的概念,只作知识性介绍。比如鐘山、霸王(楚王项羽)等,重点放在“百万雄师过大江”上。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不少同学在电视上看到过。只需进一步讲解,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渡江战役的横渡长江的情境之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渡江作战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向江南挺进,蒋军慌了,一时间照明弹在整个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大炮的炮弹不断落下,落在水中,激起一个个冲天水柱,落在船上,把船炸出一个大洞,战士们一边用棉被堵洞,一边往船外舀水,一边用机枪向南岸扫射。划船的人用劲地划呀划,掌舵的船工是当地的船工,他们自愿加入到解放江南的渡江作战中来,搬得船舵嘎嘎响。那江面上万船竟渡的气势,那枪林弹雨火花冲天的奇观,真让人眼花缭乱而豪情满怀。长江天堑渡过去了,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了南京城,蒋家王朝宣告垮台。这是人民革命的胜利,令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解了这段历史,以及战斗中的渡江画面,唱起这首歌,就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听吧,那些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唱起来是如此的自然而不生硬。“鐘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就是情境的作用。
又例: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音乐有益身心健康,这一点所有学生都有需要,即使不爱好唱歌的人,也会产生欣赏音乐的兴趣。音乐怎样有益身心,应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从对生活中音乐情境的体验中品出味道。如当一个人烦闷之时,外出走进大自然,大自然中的天籁之声就是美妙的音乐,就可以通过听觉使人心情舒畅了。同样的道理,烦闷时,唱一首抒情歌,就会缓解忧愁。
总之,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景会收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解读分析》团结出版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