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沙河沿镇中心小学校 133715 【摘要】在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核心素养培育成为基础教育关键目标的背景下,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学习浅表化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素养发展需求。本研究聚焦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通过以任务群重构教学内容、概括性知识引导教学活动、依托大情境融通知识点等路径,探究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方向。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内容碎片化、学习浅表化等问题,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育需求。深度学习倡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度理解与知识迁移,大单元教学则以整体化、结构化的视角重构教学内容,二者的融合为小学语文教学变革提供了新方向。 1.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1.1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提升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通过围绕特定主题整合文本资源,构建结构化的语言学习体系,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在主题引领下,学生得以系统接触不同文体,深入感知多样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与修辞技巧,通过知识迁移形成完备的语言认知框架。同时,大单元教学强化语言实践,通过读写结合、口语交际等丰富活动,为学生创造真实语言运用场景,推动其将知识积累转化为实际表达能力,实现从被动接收向主动运用的跨越,最终使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与创造性得到全方位提升。 1.2有助于培育高阶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单元内文本信息的深度分析与整合,需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在梳理知识脉络时构建起严密的逻辑链条,从而强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开放性任务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模式,从多元视角探索答案,有效激发批判性与创新思维。在持续的深度学习中,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的习惯得以养成,实现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跨越,为其未来的学习与成长筑牢思维根基。 1.3有助于塑造人文精神品格 深度学习与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深度融合,为塑造学生人文精神品格提供了有力支撑。教学以富含文化内涵的主题单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研读经典文本过程中,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感悟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力量,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大单元教学通过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实现从文化认知到文化自觉的升华。这种浸润式学习,不仅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其人文精神品格,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2.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 2.1以任务群进行串联,重构教学内容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以任务群串联、重构教学内容需要用任务群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的零散化状态,以主题为统领,将阅读、写作等教学内容整合为有机整体,使学生在结构化的学习情境中,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与联系,促进知识的深度内化与迁移应用[1]。这种重构方式契合深度学习理念,能引导学生突破表层学习,主动探索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思维逻辑,有效提升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2]。同时,任务群强调学习任务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调动多种能力协同运作,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其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筑牢根基。 例如,在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中,可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任务群:基础任务群围绕《观潮》《走月亮》等课文,布置“绘制自然美景手账”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摘抄好词好句、绘制插图,积累语言素材,感受自然描写的精妙;进阶任务群设置“当一回小导游”,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撰写自然景点讲解词并进行模拟讲解,锻炼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通过这样的任务群设计,将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等教学内容串联,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从语言积累到运用、从文本理解到创新表达的深度学习,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2以概括性知识为引导,设计教学活动 概括性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跳出碎片化学习的局限,从更高维度把握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与逻辑结构,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它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使教学目标更加聚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核心要点,避免盲目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同时,以概括性知识引导教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促使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与创造等思维活动中,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鉴赏水平[4]。 例如在“民间故事”大单元教学中,提炼出“民间故事具有口耳相传、情节丰富、寄托美好愿望”这一概括性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活动: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牛郎织女》等课文,通过梳理故事脉络、分析人物形象,初步感知民间故事的特点;接着,组织“故事结构拆解”活动,让学生对比不同故事,总结民间故事“重复叙事”等常见情节模式,深化对概括性知识的理解。整个教学活动以概括性知识为线索贯穿始终,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知识理解走向实践运用,不仅让学生掌握民间故事相关知识,更培养其分析、归纳等语文核心素养。 2.3依托大情境,融通课堂内外知识点 大情境能够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将课本知识与真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熟悉且富有意义的情境中感知语文学习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情境的串联,零散的知识点得以整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5]。同时,大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语文实践平台,促使其调动语言、思维、审美等多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 例如在“中华传统节日”大单元教学中,可创设“小小民俗文化传播官”这一大情境。课堂上,学习《北京的春节》《藏戏》等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梳理不同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内涵,完成“节日知识卡”制作;随后,布置课外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家人协助下,记录家中过节的真实场景,采访长辈了解本地特色节日习俗,拍摄短视频或撰写观察日记;通过这一贯穿课堂内外的大情境,学生不仅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节日知识,更在实践中实现知识迁移,全面提升语言运用、文化传承等核心素养。 3.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证实了其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以任务群串联、概括性知识引导及大情境融通等策略,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推动学生从知识表层学习迈向深度探究,实现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与文化自信的协同提升。 【参考文献】 [1]胡爱华. 聚焦核心素养 实现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3, (33): 25-27. [2]于维晓. 聚焦核心素养 实现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改进策略 [J]. 试题与研究, 2023, (17): 155-157. [3]谭梅,范月. 推进多元统整,指向深度学习——探索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 [J]. 四川教育, 2023, (10): 26-27. [4]王建军. 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J]. 化学教与学, 2022, (08): 27-30. [5]吴海市,林惠萍. 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花——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J]. 中学语文, 2022, (07): 66-67.
|